电池
-
杜丽/刘述梅AM:双强化稳定界面的可扩展聚合物电解质助力4.5 V锂金属电池
在具有高容量富镍LiNxCoyMn1-x-yO2(NCM)层正极的锂金属电池中,稳定电解质-电极界面并阻止锂枝晶生长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此,华南理工大学杜丽教授、刘述梅教授等…
-
王海燕/孙旦AEM:多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的中熵磷酸盐正极用于先进钠离子电池
实现多钠存储和高工作电压是提高 NASICON 型材料能量密度的关键。然而,更多氧化还原对的激活通常伴随着不对称和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容量快速衰减。 在此,中南大学王海燕教…
-
李永涛/姜智鹏AFM:协同添加剂实现4.4 V富镍/锂金属电池中醚电解质的稳定循环
与碳酸酯基电解质相比,醚基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对锂金属阳极的良好稳定性,但其氧化稳定性通常较差(对 Li+/Li 的氧化稳定性小于 4 V)。 在此,安徽工业大学李永涛教授…
-
华东师大刘少华最新Nature子刊:电子离域助力锌-有机电池!
成果简介 具有多个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稳定正极可提供高能量密度、快速氧化还原动力学和长寿命是锌-有机电池不断追求的目标。基于此,华东师范大学刘少华教授团队等人通过调整作为正极材料的全…
-
陈伟/张佳AEM:苯并冠醚电解液添加剂的合理设计助力高性能Li-O2电池
锂氧电池(LOB)因具有 3500 Wh/kg-1 的超高理论能量密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然而LOB 的实际应用受到OER 和 ORR 动力学缓慢、副反应导致充电性能差以及锂(Li…
-
万佳雨/施思齐AEM:超快合成Nasicon型钠电固态电解质
NASICON结构固态电解质(SSE)是钠固态金属电池(NaSMB)中极具前景的材料。然而,目前的合成方法成本高效率低。 在此,上海交通大学万佳雨教授,上海大学施思齐教授团队成功开…
-
中科大余彦ACS Nano:零应变 V2O2.8@多孔网状碳的氧缺陷工程用于超稳定钾存储
钾离子电池(KIB)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成为大规模储能装置的候选者。由于钾离子半径较大,导致钾离子在嵌入电极材料晶格过程中扩散动力学缓慢,导致电极粉化和循环稳定性差。 在此,中…
-
麦立强/徐林,最新AM!提升锂离子传输有妙招!
成果简介 有机-无机界面通过强界面相互作用增强了复合固态电解质(CSEs)中Li+的传输。然而,惰性填料中Li+的非导电区会阻碍Li+高效传输通道的建立。基于此,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
-
姚亚刚/韩杰/薛攀AFM:多尺度离子筛分隔膜用于无枝晶和动力学增强的锌金属电池
锌金属电池由于其安全性好,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非常有潜力的储能系统。然而,不可控的锌枝晶生长和严重的腐蚀现象阻碍了其商业应用。 在此,南京大学姚亚刚教授,扬州大学韩杰教…
-
AM:卡拉胶作为5V高压LiNi0.5Mn1.5O4正极牺牲粘合剂
LiBH4由于其对锂的热力学稳定性而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室温下锂离子电导率低、氧化稳定性差以及严重的枝晶生长阻碍了其应用。 在此,首尔国立大学Jang Wook C…
-
逯乐慧团队AM:空间限制和双金属催化的协同策略提升锂硫电池的硫转化动力学
锂硫电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 (1675 mAh/g)、丰富硫资源、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优势,是一种高性能的新型储能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硫锂化会形成一系列长链多硫化物(S8→Li2S8…
-
电池顶刊集锦:周豪慎、郭再萍、王海辉、王训、蒋建兵、孙学良、乔世璋、李犁等成果!
1.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不锈钢纽扣电池在水系锌电池研究中的陷阱 水系锌电池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设备。在实验室规模的水系锌电…
-
Angew.:具有电负性通道的烯烃连接COF作为锂金属电池的阳离子“高速公路”
尽管锂金属作为理想的负极材料极具吸引力,但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一直困扰着它的实际应用。这些限制可归因于Li+向锂金属表面缓慢且不均匀的迁移。 图1 COF的设…
-
三单位InfoMat:基于一维复合纳米纤维的超稳定宽温域钠/钾离子电池
开发具有长寿命和宽温度适应性的电极对于实现高性能钠/钾离子电池(SIB/PIBs)至关重要。 图1 材料制备示意 福建师范大学曾令兴、陈庆华、云南师范大学王洪恩、德累斯顿工业大学P…
-
天大何春年等EnSM:非晶三维碳诱导的自修复聚合物电解质
基于聚环氧乙烷(PEO)的固态电解质(SSE)因其与电极的出色粘附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而极具吸引力。然而,由于其柔软性,锂枝晶很容易穿透PEO,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安全问题。 图1 …
-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招聘博士后信息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招聘博士后信息 因科研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招聘博士后2-3名。 一、导师简介 刘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研系列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
-
郑大付永柱Angew.:长寿命、快充(20C)锂电池有机正极
有机硫化物因其低成本和高容量的特性,有望成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正极材料。然而,由于S-S键的大量重排以及在电池中循环时的结构退化,有机硫化物通常存在动力学缓慢的问题。 图1 Py…
-
电池顶刊集锦:赵天寿、姚彦、李成超、杨槐、张兰英、刘军、刘奇、曾林、延卫、王嘉楠等成果!
1. 杨槐/张兰英/胡威AEM:无隔膜原位双固化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实现超稳定锂金属电池 对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而言,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应具有高离子传导性,并与所有电池组件保持界…
-
EES:电极电导率对电解质界面结构及对Na0/+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电极/液体电解质界面处的分子和离子组件,即双电层(EDL),通过引导稳定界面的形成来定义电池性能。不稳定的界面会阻碍金属阳离子的扩散,导致持续的电解质消耗以及锂枝晶不可控生长。电解…
-
Carbon Energy:从根本上理解氧化亚硅/石墨复合负极的异质物理行为
氧化亚硅(SiO)(硅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石墨(Gr)复合材料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最具商业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 SiO/Gr复合负极的主要瓶颈在于两种异质材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