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用于CO2电还原的纳米结构Ni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多尺度设计
合理的纳米结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活性中心,大大增强多相催化性能。单原子催化剂(SAC)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但纳米结构SAC的系统设计还很少被证实。 在这里,韩国科学技…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用于高性能电化学生产过氧化氢的钯基单原子催化剂
电化学双电子氧还原反应(2e– ORR)为生产过氧化氢(H2O2)提供了一条绿色途径。然而,设计和开发兼具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仍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基于此,广西大学赵…
-
Appl. Catal. B Environ.:石墨-N高掺杂类石墨烯碳:一种用于还原CO2的无金属催化剂
对于无金属氮(N)掺杂的碳催化剂,嵌入碳骨架中的多种含氮物种通常被认为是化学促进剂,可以提高其对CO2电还原反应(CO2RR)的催化性能。然而,关于何种N物种起主导作用仍存在争议。…
-
Chem. Eng. J. : 纳米结构NaFeS2作为廉价高效电催化剂用于低过电位OER和HER
目前在能源生产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开发稳定、可扩展且具有低成本的电催化剂,同时能够降低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过电位。 Jyothy理工学院的MysoreSri…
-
臧双全/王珊AM:首次报道!具有不同微环境SAs的POPs高效的光催化CO2还原
精确鉴定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活性并提高其转化CO2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相当具有挑战性。 近日,郑州大学臧双全教授和王珊(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首次报道了同时设计和制备一系列…
-
陈作锋Appl. Catal. B.:93.3%选择性!S-型0D/2D异质结构助力可见光驱动的CO2还原
零维(0D)量子点(QDs)和二维(2D)纳米片是两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独特材料。近日,同济大学陈作锋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他们利用InVO4 QDs和g-C3N4(CN)超薄纳米片…
-
Appl. Catal. B.:一箭双雕!同时实现还原CO2为燃料和氧化糠醛为增值化学品
全球变暖和能源需求需要通过高效光电化学电池(PEC)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转化为燃料。通常情况下,阴极的CO2还原伴随着阳极的水氧化而产生氧气,而氧气的价值并不显著。 近日,…
-
Appl. Catal. B.:近100%选择性!MOF型Ga-Cu/CeO2催化剂高效光热催化CO2还原
光热催化CO2还原是一种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减少全球碳排放的方法,但是由于太阳能的捕获能力有限和高效催化剂的缺乏,实现高转化效率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近日,日本国立物质材料…
-
Appl. Catal. B Environ.:Pt/TiO2纳米片催化剂上载体缺陷和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之间的相互调节
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被认为是多相催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很少有研究关注SMSI调节载体结构、性质及其对催化性能的作用。 基于此,华南理工大学陈礼敏等人报道了在不同气氛…
-
Appl. Catal. B Environ.:N, P掺杂的碳纳米管用于水分解和可充电锌空电池
高活性、耐用的无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对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ZABs)和水分解的工业化尤为重要。 基于此,中国地质大学杨泽惠等人报告了一种通过一锅热解法制备的N, P共掺杂碳纳米…
-
白雪峰Appl. Catal. B.: p-n异质结构的Z型Mn3O4/Co9S8光催化产H2O2
光催化产H2O2是一种绿色且可持续的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白雪峰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生产H2O2的光催化剂,由p型Mn3O4和n型Co9S8半导体构建Z型p-n结,具有高效的光生电荷分…
-
滕飞/杨勇/姜文君Appl. Catal. B.: CN进行电子调控和结构重建
将CO2光转化为可用的化学燃料是解决能源缺乏和全球变暖问题的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由于光生电荷的高复合率、较低的比表面积和反应位点不足,制备的光催化剂通常存在低的光催化性能…
-
李隽/路战胜ACS Catal.: M1/PMA单原子电催化剂理论检验—超高性能的HER和OER
开发具有优异催化活性的经济高效电催化剂对于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来说至关重要。单原子催化剂(SAC)具有金属原子利用率高、活性位点单一和金属-…
-
ACS Catal.: 接近100%!表面活性剂对Ag在低电位下的电化学CO2还原为CO的选择性
电极-电解质界面(EEI)的复杂性给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造成很大挑战,电催化剂设计促进了电催化反应中特定产物的选择性形成。有机物种已被用于调节金属催化剂的CO2还原行为。 加利福尼亚…
-
施剑林/张玲霞Nano Energy: CoNiFe-LDHs修饰Ta3N5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增强PEC甘油氧化和HER
太阳能驱动的光电化学(PEC)技术已被广泛认为是生产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的绿色可持续方法,但由于缺乏高性能光阳极,其可行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科院施剑林和张玲霞等人报道了一种2D …
-
邵宗平/周嵬AFM: 激活层状钴氧化物的基面与边缘位点促进水氧化
在堆叠的CoO2层间插入碱离子构建的层状AxCoO2材料,由于其具有的活性边缘位点显示出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活性。然而,CoO2层的大基面面积对反应中间体表现出过强的吸附能,不…
-
吉大王明教授AM:选择性100%!双分子层MOFs光催化CO2为CO
高选择性光还原CO2为有价值的小分子化学原料(CO等),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策略。然而,这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复杂的CO2光还原过程通常会产生多种可能产物,并且需要后续的…
-
Nature封面灵魂发问:近60年“颠覆性”成果到底去哪了?
近日,Nature官方连发两篇文章,讨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颠覆性”的论文和专利越来越少的现象和趋势,以及各方采取的措施。 顾名思义,在一个方向上能够突破现有的成就,以一个全新…
-
朱丽华/柴国良/杨志卿/郭正晓院士团队EES: 钴镍氢氧化物非均相原子配位调控Pt单原子电子结构促进高效析氢
第一作者:裴安,解瑞宽,张蕴,冯英亮 通讯作者:朱丽华⁎,柴国良⁎,杨志卿⁎,郭正晓⁎ 通讯单位:江西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福建物构所、佛山季华实验室 研究背景 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如…
-
4篇Nature/Science正刊+9篇NS子刊!“诺奖风向标”引文桂冠奖得主鲍哲南教授2022年成果精选
人物介绍 鲍哲南教授,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首位在斯坦福大学担任院长的华人女性。1970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1993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