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
- 
        
        支春义团队,最新Angew.!成果简介 尽管科学家们做了大量工作来开发溴(Br)-基电池,但高溶解性的Br2/Br3—物种会导致严重的“穿梭效应”,导致严重的自放电和低库仑效率。传统上,利用甲基乙基溴化铵(ME… 
- 
        
        中科大及合作者,再发Nature!钙钛矿型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快速增长的外量子效率(EQE)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大多数钙钛矿LED的高EQEs是在低电流密度(<1 mA cm-2)和低亮度下报道的… 
- 
        
        他,刚刚发表第50篇AM!成果简介 复合材料集各组分的优点于一体,是高效析氧反应(OER)的理想催化剂。然而,合理构建具有良好物理/电化学性能的杂化复合结构仍然具有挑战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L… 
- 
        
        电池顶刊集锦!王定胜、汪国秀、明军、温兆银、Peter Bruce、王建淦、胡勇胜、潘锋等成果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协同Fe-Se原子对作为双功能氧电催化剂促进低温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可充电锌空气电池(ZABs)… 
- 
        
        诺奖领衔!M.Stanley Whittingham\王春生\崔屹\鲍哲南\张继光\许武等联合发ACS Energy Lett.成果简介 醚类电解液在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中显示出积极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此,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联合众多学术大佬评估了它们在滥用… 
- 
        
        三单位联合!最新AFM!在可再生燃料电池的电解和电化学水分解中,析氧反应(OER)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较高的离子(质子)电导率和较少的副反应,酸性环境更有利于OER。然而,可用于酸性溶液(pH<7)… 
- 
        
        强强联合!湖大段曦东教授&刘渊教授,今日Nature Nanotechnology!成果简介 二维(2D)半导体,例如二硫化钼(MoS2)在晶体管应用领域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然而,使用传统光刻或沉积工艺制造的2D晶体管通常会对原子晶格造成不希望的损坏和污染,从而… 
- 
        
        电池顶刊集锦!EES、Adv. Sci.、Angew、AEM、AFM、ACS Nano、Nano Energy等成果!1. 华科Adv. Sci.:与石墨软包电池兼容的中浓度PC电解液 尽管具有广泛的温度耐受性和高电压兼容性,但在锂离子电池(LIBs)中采用碳酸丙烯酯(PC)作为电解液,由于溶剂衍… 
- 
        
        重磅!充电3分钟循环3万次!中科院物理所最新EES!成果简介 近年来,全固态电池(ASSBs)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而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的最佳选择。但问题在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较大的颗粒将会造成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接触不均匀,从而… 
- 
        
        登上Nature封面的自动驾驶,这次有“人工智能”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和部署面临一个严重的瓶颈,即在自然驾驶环境下验证其安全性所需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非常高,这是因为安全关键事件的发生非常罕见。换句话说,为了保证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 
- 
        
        材料合成革命!助力锂电池登顶今日Science封面!对于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材料,特别是被称为MXenes的二维(2D)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在储能,电磁干扰屏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MXenes仅由MAX相合成,其用苛刻的… 
- 
        
        2023年首篇!101岁John B. Goodenough教授固态电池领域重要成果!John Goodenough,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固体物理学家,三大锂电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的发明人,锂离子电池奠基人之一,被业界公认为“锂… 
- 
        
        8篇电池顶刊:鲁兵安、冯新亮、何向明、陈永胜、乔世璋、刘永畅、程春、郭玉国等成果精选!1.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原位形成的均匀、弹性的SEI用于高性能电池 固体电解质间相(SEI)是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电池的… 
- 
        
        211博士生,一作发Science!来源丨北京科技大学 3月24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研究团队设计一种新型的层状结构材料,采用一种简单的溶液外延生长方法,获得超薄(低至1n… 
- 
        
        段镶锋/黄昱夫妇,又双叒叕联手发顶刊!成果简介 肼(Hydrazine)辅助水电解为低压绿色制取氢气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基于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段镶锋教授、黄昱教授和Philippe Sautet(共同… 
- 
        
        镁电无负极概念!索鎏敏/王成亮/毛明磊,最新Advanced Science!研究背景 与碱金属相比,金属镁具有体积容量高,不易形成金属枝晶,电位低以及与氧化物或硫化物正极配对等优点,因此,可充电的镁电池天生具有较高的体积能量密度。然而,要想实现可充电镁电池… 
- 
        
        施一公团队近10年在Nature/Cell/Science等已发表76篇文章来源丨诚信科研、iNature 2023年2月17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及张晓峰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Mechanisms of the … 
- 
        
        硕果累累!这个团队本月已发5篇顶刊!本月,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团队分别在AM、Angew、JACS等期刊上发表了五篇成果。其中,前三篇的介绍详见: 1 JACS:用于高性能电催化NO还原的六方钴纳米片 电催化一氧化氮(… 
- 
        
        “试错”到“一键筛选”!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人物介绍 巩金龙,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士(2001年)、硕士(2004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工程专业博士(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George Whites… 
- 
        
        电池顶刊集锦!黄云辉、许恒辉、李驰麟、李成超、慈立杰、李德平、叶明晖、刘芳洋等成果!1. Nat. Commun.:超稳定锂负极,10 mA/cm2下循环1万次! 调节锂沉积的形态是延长锂金属电池循环寿命的关键。致命的枝晶生长与锂金属表面的面外成核密切相关。 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