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孙海珠/王绍磊/邓明虓EnSM:球形锌金属生长机制助力超快沉积/剥离动力学
水系锌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大理论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锌金属负极固有的六边形薄片堆积机制会导致锌枝晶生长不可控,电化学性能较差。 图1 材料表征及理论计算 东北师范大学孙海珠、王…
-
张乃庆/赵光宇/吕蓬勃AEM:梯度浓度N填充稳定氧空位,增强Zn2+储存性能
在水系锌离子电池(ZIB)正极中引入氧空位可显著改善Zn2+的扩散动力学,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然而,氧空位在水系电解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一直被忽视。 图1 材料表征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宋智平/王永刚AEM:聚苯胺正极在可充电池中的充分利用和稳定循环
聚苯胺是著名的导电聚合物,也是一种很有前的可充电池有机正极材料,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它的理论容量(294 mAh g-1)利用率很低,同时循环稳定性也较差。 图1 不同形态聚苯胺(包…
-
西工大官操AEM:基于高容量梯度锌粉负极的柔性锌离子电池
基于锌粉的负极有望用于大规模生产柔性锌离子电池,但枝晶生长和副反应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图1 ZP-Grad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西北工业大学官操等为柔性锌离子电池简便地构建了…
-
AM:高熵、无钴、空气稳定的钠电正极材料
由于对电力存储系统需求的不断增长,钠离子电池已成为锂基电池有前途的替代品。 在此,巴伊兰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研究所Malachi Noked团队通过将高熵方法引入钠离子电池体系,提出…
-
ACS Energy Letters: 具有快速锂离子传输的二元粘结剂实现高质量负载无负极锂硫电池
为实现锂硫电池(LSBs)的实际可行性,开发先进的电极材料至关重要,该材料可以使用有限锂和贫电解质来实现高质量负载电池。 在此,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Arumugam Manthi…
-
邰仁忠/李晓龙/朱大明AM:磷酸化界面稳定的超高速水系铜电极
用于大规模可逆电池的高能量金属负极采用廉价、不易燃的水系电解质,有望实现更高的电流密度、令人满意的循环寿命、无毒性和低成本的商业制造,但由于缺乏可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工程,这种负极…
-
中南大学周江团队Angew.:三功能水合共晶电解质增强水系锌电池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ARZBs)的发展受到正极不稳定、电解质副反应和锌(Zn)枝晶生长等问题阻碍。 在此,中南大学周江教授团队报告了一种通过引入四亚甲基砜(TMS)形成水合共晶电…
-
清华大学刘凯团队ACS Nano:氟化氨基甲酸酯基电解质实现高度可逆锂金属负极
锂金属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然而,由于锂负极与传统碳酸酯电解质之间的相容性较差,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直面临着不稳定固体电解质相(SEI)导致的严重枝晶生长。因…
-
电池顶刊集锦:陈忠伟、鲁兵安、官操、宋智平、王永刚、张乃庆、王新、赵光宇、孙海珠等成果
1. 西工大官操AEM:基于高容量梯度锌粉负极的柔性锌离子电池 基于锌粉的负极有望用于大规模生产柔性锌离子电池,但枝晶生长和副反应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图1 ZP-Grad…
-
天大孙洁团队Nano Letters:自清洁首层溶剂化鞘层用于稳定高镍正极电极电解质界面
在商用LiPF6-EC/DEC电解质中,EC脱氢产生的质子物种将进一步与LiPF6反应,在正极表面生成不利的PF3O与LixPyFz物种。通常引入电解质添加剂在正极表面生成保护性正…
-
杜菲/姚诗余EES:超共形化学机械稳定正极界面用于宽温高能全固态电池
富镍层状氧化物的全固态锂电池(ASSLB)存在固-固界面问题,尤其是在正极侧,从而导致界面传输恶化和性能快速退化。 在此,吉林大学杜菲教授、姚诗余副教授等人报告了一种变革性的机械策…
-
AM:二维非晶硒化铁硫化物纳米片用于稳定快速钠离子存储
钠离子电池(SIB)由于钠离子的离子半径相对较大,因此电极体积变化大,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这对提高其长期循环性和倍率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此,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 (INL…
-
崔光磊/张焕瑞ACS Energy Lett.:双网络电极粘合剂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锂硫(Li-S)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设备之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之前,S正极的巨大体积变化和循环过程中的多硫化物穿梭造成的快速容量衰减问题仍有待有效解…
-
华东师大刘少华EES:四电子转换能力的三元水合共晶电解质助力先进Zn-I2全电池
目前,基于单一转化反应(I2/I−)的Zn-I2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输出电压仍不够理想,从而严重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在此,华东师范大学刘少华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解质设计策略,将低…
-
同济大学罗巍AFM:提高截止电压,实现4.6V锂金属电池更好的性能
可充锂离子电池(LIBs)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在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正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研究挑战。锂金属是一种高容量的负极,但…
-
电池顶刊集锦:成会明、鲁兵安、程方益、何冠杰、陈亚楠、胡勇胜、杨成浩、熊仕昭等成果
1. Advanced Materials :超高循环容量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传统的两电极锌空气电池(C-RZAB)面临两个主要问题:(1)空气电极中催化剂的氧还原(…
-
赵玉峰教授AM:锌原子掺杂硬碳实现高倍率和低温钠离子电池
硬碳(HC)作为钠离子电池(SIBs)最商业化的负极材料之一,必须解决倍率性能与比容量或初始库伦效率(ICE)之间的平衡,而对低温下的快充性能下降(LT)的了解仍知之甚少。 在此,…
-
杨勇/龚正良EES:全固态电池中界面反应的特性和抑制策略
固态锂电池由于其高安全性和高理论能量密度而成为有前景的储能设备。然而,固态电解质和正极之间严重的界面反应使电池性能恶化,阻碍了其长期循环能力的实现。界面层的隐藏性对实现对基本界面反…
-
钱逸泰院士/朱永春等,重磅AFM!
红磷作为钠电池的高容量负极材料显示了巨大的前景。这种在循环过程中遭受体积变化影响的电极可以通过一维纳米材料得到有效改善。然而,1D红磷的合成很少被研究和应用于钠电池。 图1.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