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鲍哲南教授等人,最新Nature子刊!
基于多模式可穿戴设备的“智能”绷带可以实现实时生理监测和主动干预来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然而,在当前智能绷带技术中,传感器和刺激器的结合发展依然存在挑战。此外,尽管粘性电极对于稳健的…
-
【催化+计算】顶刊集锦:黄小青、侯军刚、马新宾、王亮、袁忠勇等成果精选
1. Adv. Mater.:测定CoFe LDH上OER重构活性位点来源 调控活性位点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对于合理设计电催化制氢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水-…
-
南开Small:界面金属氧化物调控Ni电子态以提升Ni位点的碱性氢电催化性能
多相电催化通常依赖于活性中心的表面电子状态。调节电催化剂的表面电荷状态可以用来改善性能。在所研究的材料中,镍基催化剂是碱性电解质中氢氧化和析出反应(HOR和HER)的唯一非贵金属基…
-
余家国/张留洋AM:TiO2/Bi2O3 S-scheme光催化剂实现制H2O2和有机合成的协同耦合
光催化H2O2生产与有机合成的协同耦合在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的化学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传统的粉末光催化剂存在团聚严重、光吸收受限、气体反应物可及性差、难以重复使用等问题,极…
-
Appl. Catal. B.:Cu2O纳米花/石墨烯支架结构催化剂层增强CO2电化学还原
“净零”目标法案推动了碳捕获和利用技术的发展,包括直接碳捕获、增强风化、光化学CO2转换和电化学还原。其中,二氧化碳(CO2)的电化学转换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电化学CO2还原…
-
南大丁梦宁等JACS:金属掺杂的α-Ni(OH)2的水氧化实现胺的高选择性电催化氧化制腈
选择性氧化合成腈对于化学工业中的原料制造至关重要。目前的策略通常涉及在氨氧化/氧化条件下用有毒氰化物代替卤代烷或使用强氧化剂(氧气或过氧化物),这在能源效率、可持续性和生产安全方面…
-
中科大Nano Energy:边缘共享金属氧八面体的快速变化促进酸性水氧化
由于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活性位点很容易溶解,探索在酸性电解质中用于水氧化的高度耐用和高活性的电催化剂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酸性析氧反应(OER)过程中保持活性位点的配位结构以抵抗局…
-
毛俊杰&王定胜&王涛,最新Angew.!
成果展示 光驱动的CO2还原为多碳产物具有特别有意义,但多电子转移效率低和C-C耦合缓慢则极大地阻碍了其发展。基于此,安徽师范大学毛俊杰教授、清华大学王定胜副教授和西湖大学王涛特聘…
-
最新催化顶刊:周震、黄维扬、康振辉、陈戈、张晓东等人成果集锦!
1. Nano-Micro Lett.:CoNP@FeNC作为Zn-空气电池的高效ORR电催化剂 开发出廉价、高效、稳定的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对于提高具有高能量密度的Zn…
-
成会明/周光敏,最新ACS Nano!
废旧锂离子电池(LIB)的回收利用已成为回收宝贵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成会明、周光敏等报告了一种高效CoFe/C催化剂的设计,该催化剂通过将…
-
郭新闻Angew:原子分散的铟-铜双金属活性位点促进C-C偶联实现CO2光还原为乙醇
将CO2光还原为C2+太阳能燃料是一种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技术。由于多电子利用效率低和 C-C 耦合动力学慢,该策略受到其低生产率的挑战。大连理工大学郭新闻等报道了一种由原子分…
-
Carbon Energy:MoOx@N/S掺杂石墨烯异质结构在酸性介质中实现高效析氢
不断增加对煤炭产生的能源的需求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预计在2020-2030年将导致全球38%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一环境问题引发了对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的研究。其中,由电化学反应生…
-
中科院/太原理工/大工CEJ:Cu1N3/Mo1S2修饰氮化碳实现高效光催化产氢
氢气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光催化制氢被广泛认为是利用太阳能制氢的最有效方式。近年来,石墨化氮化碳(CN)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因其成本低、稳定性好、电子能…
-
北理/南华/海大JMCA:氟和磷原子协同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的碳排放和潜在的能源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和人民对新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方式的重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作为新一代可持续、清洁、高效的储能装置…
-
大工/西湖大学孙立成院士等Nature子刊:CuWO4电催化CO2和硝酸盐高效合成尿素
电催化尿素合成是一种新兴的替代传统高能耗工业尿素合成工艺的技术,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促进电催化C-N偶联过程并抑制副反应。基于此,大连理工大学李福胜副研究员、西湖大学孙立成院士等…
-
南科大李辉等Angew:BCN-0.5Ru高效催化酸性OER
目前,只有少数贵金属氧化物在质子交换膜电解(PEMWE)过程中存在的酸性、高压条件下作为析氧反应(OER)催化剂表现出所需的效率和稳定性,但它们的高成本和稀缺性阻碍了PEMWE的大…
-
韩布兴院士/孙晓甫团队,最新JACS!又双叒是掺杂,这次用个不一般的元素…
成果简介 铜基电催化剂在促进二氧化碳还原以生产能源密集型燃料和化学品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各种途径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竞争,获得高的特定产物的选择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中国科学…
-
清华大学唐军旺院士招聘4名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低碳能源方向)!
唐军旺院士刚刚受聘于清华大学,任首位清华碳中和冠名主席教授,现招聘优秀博士后,从事低碳能源和化工品生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绩突出者,博士后或者访问期间送到国外名校 (世界排名前50…
-
南洋理工/暨大AEM:NiFe LDH的表面重构助力OER
在碱性介质中,氧化物电催化剂的动态表面重构被广泛观察到,特别是对于层状双氢氧化物(LDH),但对于如何促进向所需表面的重构以促进析氧反应(OER)知之甚少。 基于此,新加坡南洋理工…
-
8篇催化顶刊:Nature commun.、Nat. Mater.、AM、JACS、Small等成果
1. Nat. Commun.:设计具有优异催化活性和低传质阻力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 低铂含量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的发展一直受到催化剂与阴极催化剂层中的离聚体接触时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