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宇宙第一材料天团跳槽!Sargent任职美国西北大学!
号外,Sargent跳槽啦! 说起钙钛矿,就不得不提到Edward H. Sargent教授,在催化领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他,在量子点与钙钛矿这两种材料中更是占据半壁江山。源于他超…
-
刘志敏AM:部分氮化Ni纳米团簇在超低过电位下实现电催化CO2还原为CO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对各国实现《巴黎协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重振碳中和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电催化CO2RR近年来备受关…
-
上海交通大学,重磅Science!
5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在Science上以“Sustainable cooling with water generation:Dual-use devices offe…
-
赵立东教授,第8篇Science!
2023年5月26日,Science官方以“Lattice plainification advances highly effective SnSe crystalline th…
-
八篇催化顶刊:AM、AFM、EES、ACS Nano、Small、Appl. Catal. B等成果
1. ACS Nano:单原子W在Rh金属上的氧桥稳定化实现高效析氢 利用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原料,电化学水分解技术为氢气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途径。然…
-
Appl. Catal. B.:构建Cu@PIL界面在工业电流密度下调节电化学CO2RR选择性
基于离子液体的电催化CO2还原面临着在高反应速率(100 mA cm-2)下难以实现对高附加值C2+产物的高选择性的问题。近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徐宝华研究员(通讯作者)等人报道…
-
Appl. Catal. B.:原位形成配体稳定的Bi纳米片助力高效的CO2转化
二氧化碳(CO2)的电化学还原为能源和气候危机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双基催化剂是将CO2电化学转化为甲酸或甲酸盐的有希望的候选者。近日,浙江大学吴浩斌研究员和安徽大学遇鑫遥教…
-
Appl. Catal. B.:优化电子结构提高层状双氢氧化物析氢活性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电解催化剂,但是极低的析氢活性限制了其应用。近日,湖南大学汤琳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通过磷(P)掺杂和沉积金属纳米点(ND…
-
Appl. Catal. B.:量子效率100!ZnS-ZnO/Rh纳米片在太阳光下高效催化纯水分解产生H2
近日,日本东京理工大学Ken-ichi Katsumata和Sovann Khan以及德国科隆大学Heechae Choi(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结合溶剂热法和后退火来合成高…
-
Appl. Catal. B.:一锅法!MWCNTs负载CuBi双金属合金纳米片作为降解氟喹诺酮类的高效光催化剂
为了取代Au、Pt和Ag基光催化的更广泛目标,近日,伊朗塔比阿特莫达勒斯大学Ali Reza Mahjoub(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他们通过简单的还原路线在羧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
-
Nature点赞!这所大学招聘晋升中率先抛弃影响因子!
一所荷兰大学表示,它正在正式放弃所有招聘和晋升决策中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衡量科学成功的标准因素。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U, Utrecht Universit…
-
清华大学王定胜团队:两天两篇Angew,剑指单原子催化
背景介绍 近年来,通过调制效应来调节单原子M-N-C催化剂的电子态,已经被广泛研究并用来提高其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活性。然而,对孤立的双原子金属位点的调制效应的深入研究却鲜…
-
Small:硼掺杂剂诱导富电子铋用于电化学CO2还原,具有高太阳能转换效率
电化学CO2还原为甲酸盐为CO2的利用提供了温和可行的途径,许多文献报道铋基电极具有独特的抑制析氢反应而表现出高选择性,是一种极具前途的电催化剂。 基于此,天津大学刘乐全等人通过引…
-
西安交大AFM:激光辅助构筑多级微栅阵列碳纳米管电极,助力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研究背景 传统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及其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可持续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以及能源存储和转换系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超级电容器作为…
-
Chem. Eng. J.:Bi/Sn双金属电极用于CO2的高性能电化学还原成甲酸盐
CO2电化学还原(CO2ER)可以将CO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不仅可以缓解CO2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还可以将可再生能源用于储能。为了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地进行电化学二氧化碳还…
-
还能这样?文章发表后才把共同一作加上去!
2021年4月8日,Sang Il Seok教授和同单位的Tae Joo Shin 一同发表Nature Energy。 但最近,这篇文章发布了一则勘误,怎么回事呢? 其中写道:在…
-
浙江大学Science!
在生物学、化学工程和理论物理学中已经对融合和裂变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来了解细胞过程,发展人工装配体的形态学,并产生多金属化合物。脂质/表面活性剂/有机小分子/聚合物胶束和囊泡的融…
-
锂电周报:陈立泉、崔屹、楼雄文、李峰、李巨、许武、索鎏敏、姚霞银、金钟等最新成果!
1 Sci. Adv.:Ag纳米粒子嵌入的N掺杂碳大孔纤维助力高稳定性锂金属负极 新加坡南洋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开发了一种三维(3D)混合宿主,该宿主由Ag纳米粒子嵌入的N掺杂碳大孔…
-
大化所李先锋/尹彦斌EES:电解液浓度调节实现高度可逆的锌沉积!
锌(Zn)基液流电池(ZFBs)具有储量丰富、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理论能量密度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大规模固定储能。以往的研究证实,由于不同程度的枝晶生长和沉积物脱落,Zn沉积行为对…
-
最新Nature子刊:Cu催化剂性能不够好?加点准石墨和掺杂剂
研究背景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能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商业上可行的CO2RR需要开发一种电催化剂,通过控制反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