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
- 
        
        
电池顶刊集锦!Nazar、吴凡、郭玉国、黄绍铭、纪效波、孙正明、许康、陈维等成果
1. ACS Energy Letters: Li3–xZrx(Ho/Lu)1–xCl6 固体电解质实现具有预锂化硅负极的超高负载固态电池 硅具有超过3500 mAh g−1的高比…
 - 
        
        
纪秀磊,最新Angew!超低温下水系电池的运行机制
水是一种神奇的溶剂;它无处不在,很容易溶解广泛的盐,并在很宽的温度跨度内保持液体。作为电解质的溶剂,水还具有廉价、不易燃、无毒的优点。然而,在电化学应用中,水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水电…
 - 
        
        
Nature Energy:可忽略电压损失的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
富含锂和锰(LMR)的层状氧化物具有高容量和低成本,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一类有前途的阴极。然而,由于Li2MnO3蜂窝结构的不稳定性,循环过程中的电压衰减仍然是其实际应用的障碍。 …
 - 
        
        
冯新亮院士,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近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院士(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促进红外(IR)光驱动的超薄铜(Cu)基类水滑石羟基盐中CO2还原的一般方法。首先,作者通过模拟态密度(DOS)…
 - 
        
        
Nature子刊:迁移数0.96!单离子导体助力高能锂金属电池
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技术抑制了锂金属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粉化。但是,电解质的不可逆消耗问题仍然是一个关键的挑战,阻碍了能量密集型锂金属电池的发展。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孟…
 - 
        
        
中科大,今年第7篇Nature!潘建伟团队今年第1篇Nature!
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真正的多方纠缠的可扩展生成对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兴趣和实际应用都是重要的。一方面,多方纠缠表现出量子力学预测与局部实现之间的强烈矛盾,可以用于量子到经典跃迁…
 - 
        
        
Nature Energy:可忽略电压损失的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
富含锂和锰(LMR)的层状氧化物具有高容量和低成本,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一类有前途的阴极。然而,由于Li2MnO3蜂窝结构的不稳定性,循环过程中的电压衰减仍然是其实际应用的障碍。 …
 - 
        
        
重大突破!国内第一单位3篇Nature!
来源|Natur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月12日晚,中科大潘建伟团队、中山大学王猛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团队分别在Nature发表…
 - 
        
        
超燃!八旬院士,2023年连发Nature/Science,破解近30年超导难题!
人物介绍 朱静,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朱静院士是我国分析电子显微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
 - 
        
        
钠电风云人物: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研究员,今日Nature Energy!“钠”般闪耀!
成果介绍 在开发先进的多阴离子正极材料方面,富锰NASICON型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储量、以及在高的工作电压(~3.8 V)下具有更优的循环性能。然而,充放…
 - 
        
        
电池顶刊集锦:张强、杨全红、黄云辉、侴术雷、杨树斌、梁汉锋、王华等成果
1.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高电压金属锂电池的准局部高浓度电解质 由于与金属锂的相容性和电解质的氧化稳定性差,使得商业酯基电解质不能用于高压金属锂电池…
 - 
        
        
赵天寿院士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锌离子水系电池的金属锌阳极由于严重的枝晶和副反应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差,尤其是在高倍率和高容量情况下。基于此,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和曾林教授(通讯作者)等开发了两种由氮掺…
 - 
        
        
张强/张云AEM:高电压金属锂电池的准局部高浓度电解质
由于与金属锂的相容性和电解质的氧化稳定性差,使得商业酯基电解质不能用于高压金属锂电池。 在此,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四川大学张云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准局部高浓度电解质(q-LHCE),即…
 - 
        
        
四单位联合AFM:耐用/无枝晶的锌负极,循环超1800小时!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而成为吸引人的系统;然而,其实际应用性因锌枝晶的生长和副反应而受到阻碍。 图1 电解液设计 四川师范大学赁敦敏、哈尔滨工业大学Ruyi …
 - 
        
        
62500圈!吴凡/李泓Nature子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上新”,助力全固态电池长循环性能
全固态电池(ASSBs)与商业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在安全方面和理论能量密度都有明显优势,因此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技术。其中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特别是Li6PS5X(X= Cl,Br,…
 - 
        
        
孟颖ACS Energy Letters:确定锂金属电池反应性的关键参数
锂金属负极对于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至关重要,但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仍然存在。 图1 样品制备和实验过程的示意图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孟颖、芝加哥大学Wurigumula Bao等采用差示扫…
 - 
        
        
乔世璋/焦研:最新JACS!
直接电化学C-N偶联反应是实现过量CO2/N2或有害含氮NO3-/NO2-阴离子高效利用并生成高价值产物(包括尿素、甲胺和乙酰胺)的有效方法。众所周知,初始C-N键的形成步骤是决定…
 - 
        
        
七院院士黄维,最新AFM!
开发一种高效、稳定、抗CO毒性的低成本氢氧化反应(HOR)电催化剂,仍具有挑战性,但对于实用的质子/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至关重要。 在此,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韩云虎和黄维等研究者制备…
 - 
        
        
刷新记录!东北师大重磅Nature子刊,高效提取钪!
研究背景 钪被认为是一种稀土金属,尽管它们的名字并不特别罕见;事实上,地壳中钪的丰度与钴和锂的丰度相似。然而,富含钪的矿床很少,钪主要来源于铁、铝、镧系元素和其他矿石加工过程中的副…
 - 
        
        
西北工业大学,今日又发Science!
2023年7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李炫华教授团队在Science上以“In situ photocatalytically enhanced thermogalvanic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