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Carbon Energy:想提高析氢性能?非晶态合金进行脱合金化处理!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向环境零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之一。在酸性介质中,贵金属如Pt、Pd和Ir,由于其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适中和高电流密度,被…
-
AFM:界面化学键和氧空位增强的In2O3/CdSe-DETA S型异质结用于光催化CO2转化
S型异质结因其独特的载流子迁移途径、优异的载流子分离效率和高氧化还原能力,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定向强电子传输的精确过程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基于此,大连…
-
清华/北师大Adv. Sci.:合成外延CsPbBr3/CdS Janus纳米晶异质结,实现高效电荷分离
胶体卤化铅钙钛矿纳米晶体(NC)与其他半导体,特别是具有重要技术意义的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外延异质结构,在波函数设计和激子/电荷载流子工程中提供前所未有的控制水平,这些NC异质结构是有…
-
Nano Energy:过渡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实现无辅助太阳能水分解
太阳能水分解技术将丰富的太阳能转化为可再生的氢燃料,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一种有前景和可持续的方案。为了实现无辅助的水分解,至少需要1.7-1.8 V的电势来克服热力学水分解势垒(…
-
同济ACS Nano:用于CO2选择性光还原为乙酸盐的r-In2O3/InP
CO2光还原是合成燃料或化学品并实现碳中和的有前途的策略,很少有非铜催化剂生成C2产物的报道,而且这些催化剂的选择性很低。基于此,同济大学陈作锋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富界面异质…
-
大工/LBL/西工大AM:Ni-F-OH助力高质量负载能量存储
近十年来,层状氢氧化物基自支撑电极得到了发展,但其有效质量比较低,阻碍了其储能的全面应用。基于此,大连理工大学邱介山教授和于畅教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Jinghua Guo…
-
催化顶刊集锦:JACS、Angew.、AEM、ACS Catal.、ACS Energy Lett.、Small等成果
1. JACS: p区金属掺杂的铜诱导p−d轨道杂化,促进安培级CO2电还原形成C2+ 电化学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燃料是实现碳中和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储存的最有前景的策略…
-
中科大及合作者,再发Nature!
钙钛矿型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快速增长的外量子效率(EQE)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大多数钙钛矿LED的高EQEs是在低电流密度(<1 mA cm-2)和低亮度下报道的…
-
Angew.:通过优化双单原子电催化剂中的原子间距直接进行氧-氧裂解以实现高效的氧还原反应
单原子催化剂(SAC)上的氧还原反应(ORR)在能量转换装置中是可持续的。然而,单原子位点的原子可控制备和ORR的缓慢动力学仍然具有挑战性。 基于此,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教授,刘浩教…
-
华工Small:肼氧化耦合HER,助力双功能CoNC高效催化海水电解
电化学全水解(OWS)是一种有效的制备清洁H2的方法,在可持续能源的广泛研究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然而,由于在商业碱性水电解中OER具有缓慢的多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动力学,以及OW…
-
Nano Letters:铜掺杂氧化铁实现高效硝酸盐还原
氨(NH3)由于其高能量密度(4.32 kWh L-1)、高氢含量(17.65%)和易于液化,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无碳燃料。目前氨的制备主要是通过耗能的Haber-Bosch工艺,该…
-
华理ACS Catal.: 质子-电子供体起大作用!促进选择性CO2光还原为HCOOH
CO2光还原(CO2PR)被认为是缓解能源和环境危机、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重要策略。同时,HCOOH等液体产品因其经济价值高、易回收而受到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已经作出了无数的努…
-
Small:0D/3D Cu-FeOOH/TCN光催化剂有效去除有机染料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无毒性、显著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可见光响应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原始的g-C3N4受到快速光生载流子复合和不利的比表面积的影响,严重限制了其催化性能。 基…
-
浙工大AFM:γ-FeOOH/Ni-MOFNA助力高效OER
设计开发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片阵列(MOFNAs)的高效电催化剂,其具有可控的活性异质界面,用于析氧反应(OER)是一项迫切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 基于此,浙江工业大学张旺…
-
苏州大学邵琪Nature子刊:IrO2NRs实现高效电催化OER
具有带状形态的亚稳态金属氧化物在能量转换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有限的合成方法的限制。 基于此,苏州大学邵琪副研究员(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空间基团为…
-
南洋理工/大化所JACS:Sn单原子催化剂助力电化学CO2还原
锡(Sn)基材料是用于选择性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的有前途的催化剂,但是催化中间体和关键表面物种的详细结构有待进一步确定。 基于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彬教授、中科院大…
-
JACS:表面Ru-H联吡啶配合物接枝TiO2纳米杂化物用于高效光催化CO2甲烷化
太阳能驱动的CO2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或低碳燃料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有希望的途径。 基于此,福州大学龙金林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翁羽翔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首次采用表面金属…
-
段镶锋/黄昱夫妇,又双叒叕联手发顶刊!
成果简介 肼(Hydrazine)辅助水电解为低压绿色制取氢气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基于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段镶锋教授、黄昱教授和Philippe Sautet(共同…
-
张军/周炎Small: 电池电压最低值!双功能Fe3O4/Au/CoFe-LDH夹层结构电催化剂用于不对称电解槽
降低产生氢气的总电解电位是制造适用的析氢电池的关键目标。阳极上的析氧反应(OER)并动力学缓慢,与氢气相比,全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低附加值产品。有文献报道,使用有机分子的氧化代替…
-
黄小青/徐勇/王璐Nature子刊:C3N4上Cu单位点的配位环境调控实现CO2低温选择性加氢
CO2加氢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目前存在活性差、选择性低和结构-性能关系不明确等缺点,这促使科研人员对高效催化剂进行探索。 因此,厦门大学黄小青、广东工业大学徐勇和苏州大学王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