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100%!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Nature子刊!

接近100%!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Nature子刊!

基于液态有机电解质的可充电Li||I2电池存在明显的多碘化物穿梭和安全问题,而使用固态电解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目前的全固态Li||I2电池在高温下仅基于双电子I/I2多碘化物化学反应表现出有限的容量,无法与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相媲美。

接近100%!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Nature子刊!

在此,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等人通过设计I2/Li4.2InCl7.2(LIC7.2)纳米复合电极,开发了四电子ASS Li||I2电池。与普通的Li3InCl6(LIC6)相比,LIC7.2可以提供更丰富的Cl配位环境,同时保持高电压稳定性和足够的离子电导率。成功实现了可逆的I/I2/I+四电子固相转换化学,这使ASS Li||I2电池的库仑效率接近100%且比容量翻倍。

基于此,基于的LIC7.2全固态Li||I2电池在44 mA g-1时可提供449 mAh g-1的高比容量,并且在440 mA g-1和25 °C下经过6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1%。在高温(60 °C)和高面积容量(6.75 mAh cm-2)情况下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制备好的ASS Li||I2软包电池在切割试验中表现出可靠的安全特性。

接近100%!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Nature子刊!

图1. 基于不同电解质的ASS电池中I2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总之,该工作引入富含氯的正极电解液LIC7.2,实现了ASS Li||I2电池的I/I2/I+四电子固相转化化学。研究显示,合成的具有高局部Cl浓度的LIC7.2为I+物质和Cl之间的卤素间相互作用提供了足够的配位环境,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完整的I2/I+转化。

基于此,该电解质匹配的ASS Li||I2电池成功避免了液态Li||I2电池中常见的多碘化物穿梭效应。这一进展使电池在44 mA g−1的电流密度下达到了449 mAh g−1的高放电容量,并在室温下以440 mA g−1的电流密度稳定循环超过600次。此外,该电池在实际高面积容量(6.75 mAh cm−2)和高(60°C)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严格的软包电池切割测试也证实了其卓越的安全性。因此,该工作推动了基于新型转换正极材料的ASS电池研究进一步发展。

接近100%!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Nature子刊!

图2. 四电子ASS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Realizing four-electron conversion chemistry for all-solid-state Li||I2 batteries at room temper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6932-5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17小时前
下一篇 17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