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顶刊
-
100,000个采样构型!厦大副院长/「国家杰青」,联手北大潘锋,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在不同外部条件和环境物种下,理解界面、相间甚至体相内的活性相对于推进异质催化至关重要。然而,通过计算模型描述这些阶段却面临着生成和计算大量原子构型的挑战。 2025年3月…
-
港城大Nature子刊:催化剂-电解质界面的可控演化,助力设计高效制氢预催化剂
在电化学水分解过程中,催化剂常常发生不可避免地重建。重建既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催化活性,因此制定能够促进有益重建同时抑制有害情况的策略至关重要。具有积极作用的重构催化剂作为一种电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陈光需教授JACS:PtZn-ZnOx界面增强低电位苯甲醇电氧化高选择性制备苯甲酸
第一作者:刘人凤,涂文静 通讯作者:陈光需,赵云,裴安,贾艳艳 通讯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论文DOI:10.1021/jacs.4c17193 全文速览 利用可再生能源…
-
华中科技大学李箐,发表JACS!
氢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零污染排放的特点,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通过可持续能源电解水生产氢气在商业上是可行的。在各种水电解槽中,使用非Ir基电催化剂的阴离子交换膜水…
-
综述SACs!南工大「国家杰青」,联手清华王定胜,新发Chem. Soc. Rev.!
研究概述 打破结构对称性已成为微调催化位点电子结构的有力策略,从而显著提高了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电催化性能。 传统SACs(如M-N4构型)中固有的对称电子密度往往导致反应中…
-
调控尺寸!延大教授,联合山大院长/「国家优青」,新发Nature子刊!
协同的铜单质(Cu0)和铜离子(Cu+)位点被认为是硝酸盐电化学还原反应(NO3–RR)过程中NH3合成的活性物种。 然而,对于Cu0和Cu+的机制理解及其具体功能的理…
-
打破传统局限!浙大&c,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光催化直接氧化甲烷为C1含氧化合物,为传统多步骤、高能耗、高碳足迹的能源密集型工艺提供了一种绿色替代方案。 然而,间歇式高压气液固反应系统在实时产物分离和浓缩方面面临的关…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汉青/黄贵祥,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与传统的高级氧化过程相比,通过直接电子转移对污染物进行非自由基氧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效率,而且副产物的形成趋势较低,在水净化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设计催化剂以高效激活…
-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发Nature子刊!
Fe-N4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微环境调控对过氧一硫酸盐(PMS)的活化起着关键作用。尽管传统的主配位中掺杂杂原子能够增强活性,但它破坏了Fe-N4的对称性,并降低了其稳定性。…
-
港城大/港理工AM:质子供体中捕获Cu单原子,促进O终端NO3RR
电催化NO3–还原反应(e-NO3RR)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八个电子转移和各种中间体。虽然催化剂的种类很多,但是在e-NO3RR反应过程中,复杂的含O和N中间体与催化…
-
张华彬AM: Ru-Cu单元上超快电荷转移,增强光催化H2O2制备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效率主要由光敏单元的光收集能力、催化单元的反应性以及光敏单元和催化单元之间的电荷转移效率等因素决定。在传统的光催化系统中,光敏剂是分散的游离状态,阻碍了与光催化剂…
-
1000小时!宁波材料所,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乙腈(AN)电化学还原为乙胺(EA)是一个极具吸引力但又充满挑战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竞争性析氢反应(HER)。 2025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林贻超…
-
苏州大学,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等离子光催化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为高效的太阳能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然而,由于等离子体催化机制的复杂性和协同性,明确区分不同等离子体催化机制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生杰,发表JACS!
质子交换膜水分解(PEMWS)作为一种有前景的绿色氢气生产技术已经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由于在酸性OER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Ir基氧化物仍然是PEM电解槽中的基准阳极催化剂。然而…
-
电解尿液制氢,发一篇Nature子刊!乔世璋院士领衔,苏大校友一作!
成果简介 尿素电氧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替代水氧化的节能制氢方法。但其实际应用受到尿素反应物昂贵和反应动力学缓慢的限制。 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院士、郑尧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尿液电解制…
-
“绿色创新”,新突破!北京化工大学,新发AFM!
研究概述 在耦合电化学系统中,通过阳极的2e水氧化路径(2e-WOR)和阴极的2e氧还原路径(2e-ORR)生成H2O2,为传统的蒽醌工艺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替代方案。然而,这种耦合系…
-
微调配位数,实现“一石二鸟”!吉林大学,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在酸性析氧反应(OER)中,避免晶格氧参与(氧氧化)同时促进相邻吸附氧的耦合(金属氧化)对于获得基于RuO2催化剂的高活性和稳健稳定性至关重要,但这一目标至今仍未实现。 …
-
三功能催化剂!三单位联手,新发AFM!
研究概述 将肼燃料电池与整体肼分解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可持续的自驱动氢气生成策略,但在同步三功能催化方面面临着基础性挑战。 2025年3月12日,福建师范大学黄艺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仅4人!他,顶尖名校校友/终身教授,师从戴宏杰院士,新发JACS!
成果简介 电催化利用氧化氮废弃物进行C-N偶联化学是一个有趣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有机氮分子生成方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C-N偶联反应是还原胺化反应。基于…
-
AI+催化剂研发!三院院士杨培东,重磅JACS!
开发高效、稳定且成本低廉的酸性氧气进化反应(OER)催化剂是实现大规模电解水制氢的关键挑战之一。尽管钌(Ru)具有高活性且相对廉价,但其长期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应用中的主要瓶颈。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