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顶刊
-
稳定运行2000 h!工业级突破!中国海洋大学,新发AFM!
研究概述碱性海水电解制氢作为一种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战略,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前景。2025年3月21日,中国海洋大学孟凡陆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
-
厦门大学李剑锋/郑世胜&北京大学潘锋,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在不同外部条件和环境物种下,理解界面、相间甚至体相内的活性相对于推进异质催化至关重要。然而,通过计算模型描述这些阶段却面临着生成和计算大量原子构型的挑战。2025年3月16…
-
强强联手!他,耶鲁博士,陕师大「国家杰青」,联合天大教授,新发Angew!
虽然在卡宾对映选择性插入到杂原子-氢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种化学反应主要局限于C-手性的构建,而将卡宾不对称插入P-H键以生成P-手性产物的研究仍未被涉及。 2025年3月6日…
-
顶刊DFT计算之态密度赏析!
一、态密度(DOS) 态密度表示单位能量范围内(E~E+ΔE)的电子状态数目,那么我们怎么分析态密度呢? 图1.(a)为Na3VF6和(b) NaVF3材料的TDOS和PDOS,其…
-
光催化DFT计算
最近收到很多类似的反馈,催化类文章审稿人要求用DFT计算对某个科学问题进行具体解释。与其在修稿期间匆匆忙忙加计算,不如从一开始构思时就采用DFT计算与高端表征相结合的思路,这其实是…
-
LAMMPS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教程: 合金与聚合物专题!
分子动力学软件中,LAMMPS (“Large-scale Atomic/ Molec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大尺度原子/分子并行模拟…
-
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介绍 Bi缺陷位点对CO2还原反应(CO2RR)生成甲酸非常有效,但大多数催化表面主要具有惰性、非缺陷的Bi缺陷位点。 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罗雯教授、Zhu Jiexin,…
-
唯一通讯单位!苏州大学,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背景 在自然界中,生物体通过机械力感知和信号转导(如机械转导)动态调整自身结构(如骨骼和肌肉强化)。然而,合成材料通常因机械力引发损伤(如微裂纹),难以实现类似的自适应强化。近…
-
IF=79.8!国家杰青/C9教授,一作+通讯,三天内连发Nature/Nat. Rev. Mater.!
交错磁体(Altermagnets)的特征在于其能带结构中存在非相对论性的交替自旋分裂,以及在实空间中具有共线的补偿磁矩。它们结合了铁磁性和反铁磁性序的优点,展现出破坏时间反演对称…
-
重磅!他,不到一年集齐4顶刊!继Nature/Nature energy/Nature chemistry后,再发Joule!
在高电压LiCoO2(LCO)基锂离子电池(LIBs)中,添加剂工程的发展受到缺乏有效指导原则的限制。 成果简介 在此,浙江大学范修林研究员等人报道了一种用于设计腈类添加剂的晶格耦…
-
彭慧胜院士,Angew!
成果简介 金属骨架分子(metal-backboned molecules, MBMs)作为一类具有显著物理化学性质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它们的骨架主要由镍(N…
-
催化剂新设计, Science!
研究背景 乙炔(C₂H₂)是乙烯(C₂H₄)生产中的杂质,因其对C₂H₄聚合催化剂的毒化作用,需将其浓度降低至2 ppm以下,从而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通常采用钯(Pd)基催化剂在…
-
打破局限!大连化物所吴忠帅/中科大余彦,发表EnSM!
全固态锂-硫电池(ASSLSBs)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丰富的硫资源、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锂负极的不稳定形成、界面空隙和不稳定的界面…
-
2000 次,91%!南工大/兰大,联合发表AFM!
柔性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储能设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展示了潜在的应用,但其容量、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受到正极材料的严重限制。 在此,南京工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周苇、上海硅酸盐所刘建军,发表JACS!
迄今为止,为了提高NiFe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的电化学OER性能,引入了缺陷工程和元素掺杂等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在OER催化剂中引入金属空位可以改变配位原子的几何结构,优化吸附…
-
大化所ACS Energy Lett.:电极原位电化学还原重建,促进长期整体海水分解
海水电解可直接与沿海光伏发电站、海上流动风电场等剩余的电能相结合,降低制氢成本。然而,海水电解制氢装置的效率和稳定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海水环境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Cl–…
-
北工大吴玉锋、王长龙AFM:无金属碳质材料高效稳定电化学氧化
背景介绍 2,5-呋喃二甲酸(FDCA)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基前体,可以取代石油衍生的对苯二甲酸,从而建立绿色可持续的塑料循环经济。从秸秆等生物质固废固废中生产 FDCA 的方法尚…
-
Angew: SMSI新突破!合金催化剂在载体界面的“撕裂效应”首次揭示!
论文信息 ‘Tearing Effect’ of Alloy-Support Interaction for Alloy Redispersion in NiRu/TiO2Hydr…
-
山西大学&清华大学,发表Nano Lett.!
在各种单原子催化剂(SAC)载体中,WCx由于其d带电子态与Pt基材料相似而在HER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这些催化剂的制备通常涉及长时间的热解,单个金属原子容易聚集成簇或纳米…
-
计算+实验!重庆大学JACS:揭示金属-配体界面电化学CO2RR机制
原子精密金属纳米团簇(NC)已经成为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的一类研究广泛的模型催化剂。然而,在炔基保护的金属纳米簇(NC)中,界面环境(例如,电位,阳离子浓度)和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