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AM:锂基电池容量损失机制的新认识
可充锂电池通常表现出逐渐的容量损失,从而导致能量和功率密度降低。对于负极材料,容量损失主要归因于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形成和体积膨胀效应。对于正极材料,容量损失主要归因于结构…
-
清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AEM:无钴正极材料的全面概述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对钴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因为它是目前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材料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钴的使用引发了对其开采造成的道德问题,并且钴资源的地理限制…
-
机器学习立功!创纪录的4000小时稳定锂电镀/剥离!
共同一作:李枫、程晓斌 通讯作者:姚宏斌教授、商城研究员、张国桢副研究员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 研究背景 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LMBs)由于传统液体电解质(…
-
华东理工江浩AM:新纪录!光充电锂离子电池,100次循环后无容量损失!
通过光照射为锂离子电池 (LIB) 供电将带来储能技术的范式转变,与光响应材料耦合的SnO2负极是有前途的策略,并且非常需要进一步将其能量密度提高到理论值。其技术关键是在原子尺度上…
-
岭南大学AFM:锂离子电池LiPF6基电解液中铝集流体的钝化失效
具有高压正极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在被开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能量和功率密度。然而,由于长期循环中活性材料和电解质的退化,高压正极的商业化进程被推迟。最近的研究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了重大…
-
孙学良/庄卫东/王建涛Small:高循环性能富镍层状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荷调节策略
富镍层状氧化物是商业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非常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是其固有的不稳定晶体结构和高反应性表面引起的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 在此,加拿大西安大略大…
-
华科郭新EnSM: 不可燃准固态电解质助力4.5 V高压NCM811电池!
用于锂金属电池(LMB)的准固态电解质综合了液态和固态电解质的优点,包括提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极界面润湿性等。然而,准固体电解质通常表现出有限的氧化稳定性,高压下正极易被氧化分解,导…
-
王海燕/孙旦Angew:实现超高倍率钠电池的电极-电解液界面化学调制
钠离子电池(SIBs)因其低廉的成本和丰富的天然钠资源而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在储能方面的最有前途的补充。目前迫切需求能够在极端倍率和温度下运行的SIBs,但由于动力学和热力学限制而存…
-
李成超/何军AFM: 双氧化还原位点实现二维共轭MOF中的高容量储钠
二维π-d共轭金属有机骨架(c-MOFs)由于其在有机电解液中的高本征电导率和稳定性而成为钠离子电池(SIBs)的有希望负极候选者。然而,开发具有多氧化还原位点的c -MOFs以提…
-
程建丽/王斌AFM: 无粘结剂MON纳米纤维催化剂助力高能效柔性Li-CO2电池
由于超高理论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性,Li-CO2电池被认为是用于包括可穿戴电子产品在内的不同应用的可持续高能量密度电源之一。大多数报道的Li-CO2电池使用昂贵的贵金属基催化剂通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