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侴术雷/王雷/黄扬InfoMat:基于钴基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高性能锂氧电池
非质子锂氧 (Li-O2) 电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代表了很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系统。然而,其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缓慢动力学的阻碍,导致高过电位和较差的循环性能。由于钴基过渡金…
-
最新Mater. Today: 功能齐全,长达140米的热拉伸锂离子纤维电池!
移动计算、通信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对非平面定制电子设备中合适的便携式电源解决方案的需求,纤维作为织物和3D打印物体的基本单元,为开发无处不在的多维电力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
华科李会巧EEM:兼具高倍率、良好稳定性和耐低温的锑/磷固溶体
在合金型负极中,单质锑(Sb)具有合适且安全的平台、简单的锂化途径、小电压极化、高电导率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然而,挑战在于其较低的固有容量(660 mAh/g),不到硅的1/6。 …
-
青科大孟阿兰/李镇江Nano Energy:循环2000次无衰减的镁离子电池正极!
多电子反应作为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可以提供更高的比容量,但是,它会造成结构坍塌,从而导致循环不稳定。 青岛科技大学孟阿兰、李镇江等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K+预嵌入策略来修饰氮掺杂管状石墨…
-
成会明/蒋三平/周光敏ACS Nano: DFT筛选用于可逆Li-CO2电池的电催化剂
缺乏具有高活性的低成本催化剂导致Li-C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尽如人意,具有金属-Nx部分的单原子催化剂(SAC)在改善电池反应动力学和循环能力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如何合理选择…
-
刚发完Nature Nanotechnology,再来篇AFM!
前言介绍 在2021年12月23日,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和北卡罗莱纳农工州立大学鲁小川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Inte…
-
斯坦福大学Science:RNA结构的几何深度学习
成果简介 采用三维结构的RNA分子,对其功能至关重要,对药物发现也很感兴趣。然而,已知的RNA结构很少,通过计算来预测它们被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 在此,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RHIJ…
-
搞事情!如何“杀富济贫”,发Nature大子刊?
杀富济贫 豆瓣9.2分的神剧《天道》,男主丁元英为了送女主一份礼物,决定写一个“杀富济贫”的神话——杀中国HiFi音响领头羊乐圣公司,以济王庙村的贫苦村民,最终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
-
炸裂!Nature:学术打假正式进入AI时代,图片造假藏不住了!
据Nature报道,在一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出版的十种期刊中的任何一种之前,它都要经过一次不寻常的额外检查。自2021年1月起,AACR一直在同行评审后临时接受…
-
北科焦树强EnSM: 光电化学增强机制实现快充的高能水系Al/MnO2电池
可充电水系电池,如金属铝离子电池(AAIBs),由于其低成本、长期稳定性和高安全性,非常适合大规模储能。作为一种有前途的AAIB正极材料,氧化锰(n 型半导体)具有高工作电压、良好…
-
温珍海/胡翔EnSM: 改进的镁热还原实现互连多孔Si@C负极的高产率合成
由于其超高的比容量,硅基材料已被设想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的有前途的负极材料。开发简单、方便、可控的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结构的硅复合负极的合成路线仍然是发展硅基复合负…
-
李振声/李新建NML: Na/In/C复合负极在EC/PC电解液中实现优异的Na沉积
在传统的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电解液中,金属钠会自发地与溶剂分子发生有害反应,这极大地限制了基于钠金属化学的高压钠金属电池的实际可行性。 在此,香港城市大学李振声(…
-
南开牛志强Angew: 基于中性温和电解液的高性能对称全有机质子电池
全有机质子电池因其可持续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通常,由于高 H+嵌入能垒,必须采用强酸(如H2SO4)作为电解液为全有机质子电池提供H+。到目前为止,在中性温和电解液中…
-
余家国/张留洋Small Methods: 用于锂硫电池的钴硫属化物电极性能比较
锂硫(Li-S)电池作为储能的可行选择,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受到欢迎。然而,硫和Li2S较差的导电性以及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严重限制了其商业化。 在此,中国地质大学余家国教授…
-
侴术雷/王佳兆/张旺AM: 用于钠电的普鲁士蓝类似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普鲁士蓝类似物(PBA)由于其低成本、易合成和可观的电化学性能,在能量存储和转换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现阶段,对 PBA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其材料级优化上,而很少考虑在实际电池…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沈炎宾Small:钝化锂-碳微球作为有效实用的预锂化材料
预锂化可以将活性锂补充到电池中以补偿由于在电极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相(SEI)而导致的锂消耗,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能量密度,特别是对于使用具有低初始库仑效率(ICE)…
-
AEM:石墨-硅扩散依赖电极助力高性能全固态电池
电极设计与电子和离子传输密切相关,是影响全固态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先进的储能设备,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荷载流子的运动及其与电极结构的关系。 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Yong Mi…
-
于超/袁爱华/庞欢AFM:具有优异和长效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原始Ni-MOF基电极
旨在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电化学性能的电极设计策略在利用所涉及的能量转换的力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LIBs的电极材料已引起科学界的兴趣,而原始MOF…
-
浙工大陶新永/刘铁峰AFM:碘掺杂PEO电解质实现无枝晶锂金属电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与高还原性锂金属负极接触会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池性能的界面相。 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刘铁峰等提出了在聚(环氧乙烷)(PEO)电解质中掺杂痕量碘,以在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