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Nano Energy: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的介孔电子传输层
全介质纳米光子学具有光学损耗低、光局域性强、对卤化物钙钛矿等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是改进薄膜光电子器件的有力工具。然而,制造功能性纳米结构的大规模和低成本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开发出…
-
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北大ACS Energy Lett.:Li2MO3中不同的氧氧化还原活性
Li2MO3(M=过渡金属)体系是富锂材料的化合物,被广泛认为为高能电池提供氧氧化还原。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三种代表性的Li2MO3(M=Mn,Ru,Ir)化合物中,在Mn和I…
-
南大张晔/复旦彭慧胜AFM:锌金属电池循环1000小时后锌的利用率高达90%
金属锌(Zn)具有体积容量大、氧化还原电位低、储量丰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后锂”储能的理想负极。 然而,目前的锌电池对锌的要求很高,锌利用率低,器件能量/功率密度远低于理论值…
-
卧龙岗大学郭再萍等AM:显著增强高压LiNi0.5Mn1.5O4(LNMO)正极循环稳定性
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的结构不稳定性阻碍了可靠、安全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这是由于在高工作电压下发生了有害的相变,同时过渡金属溶解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 近日,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
-
Nat. Commun.:阴离子掺杂激活d0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的阴离子氧化还原
层状富锂过渡金属(TM)氧化物LixTMyO2(x>y)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高容量正极材料,其通过阳离子和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进行电荷补偿。但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开发受到不可逆容量、动…
-
JACS:锂离子电池无镍钴硫属元素基正极中阴阳离子的混合氧化还原
随着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的传统阳离子氧化还原中心达到理论容量极限,阳离子和阴离子混合氧化还原正极化学应运而生。然而,由于金属-氧配体共价性较弱,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中过量锂离子的阴离子…
-
朱才镇/林志群Nano Lett.:新型的导电支化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PEs)的离子电导率,支化聚合物(BPs)应运而生。与线性聚合物相比,支化结构有效地增加了聚合物的链段迁移率,抑制结晶,减少链缠结,从而大大增强了锂的传…
-
浙大姜银珠NML:碳酸盐电解液中的溶剂化/表面协同策略实现可逆镁金属负极
由于其二价氧化还原和无枝晶的性质,镁金属负极在未来高能量和安全的可充电镁电池技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基于路易斯酸化学的电解液能够实现可逆的镁电镀/剥离,但它们无法与大多数正极材料组…
-
伦敦大学学院EES:提高锂离子电池放电倍率性能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设计
汽车电池的快速放电能力不仅影响电动汽车的加速和爬坡性能,而且影响复杂驾驶循环下的可行驶里程。了解多尺度下的复杂物理和化学过程对于协助电极的战略设计以提高倍率性能至关重要。 图1. …
-
清华张强教授Sci. Adv.:固态锂合金负极中从锂原子到锂空位的载流子跃迁
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的稳定循环高度依赖于动力学稳定的固态锂合金化反应。固-固界面的锂(Li)金属沉积是界面波动和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其形成需要明确的机制解释,尤其是关键动力学方面存在…
-
锂电周报12篇顶刊:崔屹、余桂华、张强、潘锋、黄云辉、高学平、张久俊院士等最新成果!
本期周报带来锂电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张久俊院士、崔屹、余桂华、张强、潘锋、黄云辉、高学平等最新成果,共12篇。以下按照发表时间为序。 1 Nano Energy:金属阳离子掺杂…
-
孙学良/庄卫东/王建涛Small:高循环性能富镍层状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荷调节策略
富镍层状氧化物是商业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非常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是其固有的不稳定晶体结构和高反应性表面引起的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 在此,加拿大西安大略大…
-
8篇催化顶刊集锦:AFM、Nano Lett.、ACS Catal.、Chem. Eng. J.等成果
1. AFM: 氮空位诱导单原子镍催化剂配位重构用于高效电化学CO2还原 过渡金属氮碳基单原子催化剂(SAC)在将CO2电还原为CO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利的局部氮配位环…
-
浙大韩伟强/韩高荣EnSM:硝酸锂诱导的稳定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富Li3N-LiF界面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ASSLMB) 在高能量密度和增强安全性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无法控制的枝晶生长和有限的循环稳定性仍然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浙江大学韩伟强教授、韩高荣教…
-
徐志伟/王家钧ACS Nano:过渡金属硒化物结构调控提高储钾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原子级结构工程是减少电池负极机械退化和提高离子传输动力学的有效策略,然而,潜在的掺杂科学以及容量退化与机械行为的相关性仍不清楚。 在此,天津工业大学徐志伟教授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家…
-
北航李彬EnSM:推动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快速转化的纳米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HEAs)作为一种特殊的异质结构,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包括各组分的遗传优点和电子特性的协同调节,在催化复杂的氧化还原转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基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彬等…
-
赵川教授Small:“糖包水”电解液实现超快和稳定的电化学裸质子存储
质子是可充电电池的理想电荷载体,因为它具有较小的离子半径、超快的扩散动力学和广泛的可用性。然而,在常用的酸性电解液中,极化的水和质子(即水合氢)与电极材料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电极结…
-
北工大尉海军/张旭AFM:基于氟取代乙酰胺添加剂的耐高压深共晶溶剂电解液
电解液的高压稳定性严重决定着电化学反应,这仍然是开发先进铝离子电池(AIB)的主要障碍之一。 图1. 电解液设计 北京工业大学尉海军、张旭等提出了一种氟调整策略,以提高低成本AlC…
-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Angew:溶剂的溶剂化能力与电解液溶剂化结构的相关性
Li+的溶剂化结构在决定电解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不同电解液溶剂的溶剂化能力仍没有明确的定义,甚至优先参与溶剂化结构的溶剂也仍存在争议。 图1. 不同溶…
-
浙大陆盈盈,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其具有易于大规模加工以及界面兼容等特性。在各种体系中,具有残余溶剂的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对室温电池操作具有显著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