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山大冯金奎AFM:室温下可控可扩展地合成用于高能钠离子电池的多孔锡
多孔锡(PSn)因其理论容量高、体积膨胀小而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先进阳极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作为一种低熔点金属,在室温下制备PSn是一个难题。 图1. 材料合成示意 山东大学冯金奎等…
-
中科院理化所AM:梯度准固态电解质实现高性能锌离子电池
准固态电解质(QSEs)具有更好的离子传输特性和高稳定性,其协同作用的基础是多金属网络中可调的官能团和封闭的溶剂分子,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然而,QSE 中存在聚合物含量与离子传导性之…
-
中南大学Nature子刊:稳定锌钛合金晶界实现耐久的水系锌电池
水系锌电池因其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有力竞争者。然而,锌金属负极侧存在有害的副反应和不可控的电沉积行为,这些因素限制了水系锌电池的实际应用。 在此,中…
-
Sargent院士,同一天连发Science、Nature Energy!
一、Science:双分子钝化界面助力高效、稳定的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与n-i-p结构相比,倒置(p-i-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有望提高运行稳定性,但这些光伏电池往往表…
-
郭玉国团队最新Nature子刊:选择溶解法定制长寿命微米级Si负极!
成果简介 微米级硅(Si)负极具有比传统石墨负极高得多的理论容量和比纳米级Si负极更有吸引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在锂化过程中严重的体积膨胀需要具有增强力学稳定性的固体电解质界面相(…
-
江苏大学连加彪AFM:通过对MoS2进行热处理,提高其10倍容量!
钼基材料因其多价性和高比容量而被视为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MoS2的结构不稳定性和MoO2的迟缓反应动力学限制了它们在AZIBs中的进一步发展。 图1.…
-
AM:易变配位界面调节贫电解液中锌电池的离子动力学
可充锌电池技术受到阳极可逆性有限的困扰,特别是在使用贫电解液时,这一问题尤为严重,这影响了锌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经济优势。 图1. 界面表征 加利福尼亚大学Richard B. K…
-
Angew:高熵锂硫银锗矿固态电解质助力稳定全固态电池
超离子固态电解质(SEs)对于大容量固态电池(SSBs)的应用至关重要。多组分超离子固态电解质因其良好的电荷传输特性而备受关注,但人们对构型熵(ΔSconf)如何影响离子电导率还缺…
-
盘点!科研人大型社死瞬间:抄论文抄到自己导师头上……
来源 | 自微博、豆瓣、知乎、大木虫 对于当代科研人来说,除了苦逼地做研究、看文献、写论文,在面试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社死(欢乐)瞬间,给平淡的科研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01 一不…
-
颜宁再发Cell
来源 | iNature iNature Cav1.2通道在各种神经元和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11月15日,颜宁教授联合武汉大学药学院高帅教授、北京大学宋晨研究员在C…
-
说好的编制成了代课?40名应届生称遭教育局“毁约”,官方回应!
来源丨红星新闻、小木虫 近日,一篇“新乡市教育局取消专项招聘计划致多名硕士毕业生错过就业”的帖子在网上引发关注。一位河南师范大学2023届应届生黄同学告诉红星新闻,从6月份到校招聘…
-
985博士生,“降格”成硕士!
来源 | 软科 近日,北京青年报对几位主动选择“博士转硕士”同学的采访引发热议,直博生这一群体再度进入大众视野。 直博,正在成为当下研究生招生中引人注目的一股热潮。“直博生”可以跳…
-
厦大/华科AFM:微结构工程增强富锂正极的导电性和机械坚固性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LRLO)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的理想正极候选材料。然而,严重的容量/电压衰减和较差的倍率性能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图1. 材料表征 厦门大学…
-
中南侯红帅Nano Energy:多功能氟化碳点人工SEI层实现超稳定锌阳极
稳定锌阳极是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决枝晶生长、腐蚀、析氢和其他副反应等诸多问题。要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锌阳极保护层。 图1. 理论计算 中…
-
东北师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Nano Energy:超薄耐高电压双相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SSEs)是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基本材料。然而,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和高热稳定性的综合性固态电解质仍未问世。 图1. 双相SSE的构建及表征 东北师范大学刘玉龙…
-
电池顶刊集锦:孙永明、纪效波、支春义、Linda F. Nazar、郑伟威、杨勇等成果!
1. Nature Energy:Li3P基晶体固体电解质界面实现快充石墨基锂离子电池 在电解质中,锂离子去溶剂化及其在固体电解质界面的扩散,是限制石墨基锂离子电池快充性能的两大决…
-
电池快充限制因素都有啥?Nature Communications给出定量答案!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已经有多家新能源汽车工程成功量产,锂离子电池作为其中的核心部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锂离子电池的诸多性能指标中,电池的倍率性能直接决…
-
“300 Wh/kg、200圈长循环” Nature Energy报道金属锂软包电池重大突破
(内容来源战略合作伙伴“清新电源 ”← 关注它) 金属锂由于其自身较高的比容量(3860 mAh/g)和极低的电极电势(−3.040 V vs.标准氢电极电势),因此其被认为是目前…
-
研究锂电池固态电解质,必看这篇计算模拟顶刊进展盘点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均采用可燃的有机电解液,即将锂盐溶于有机溶液中,并包含添加剂;凝胶电解质是将盐和溶剂同时溶于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胶体状态电解质。电池充放电时内部升温较容易引起气…
-
【顶刊集锦】锂电-电极材料及原位表征技术、电催化理论计算、钾离子混合电容器
01 锂正极:一种结晶二维聚芳酰亚胺用于超稳定和超快Li存储 有机电极材料长期以来是下一代可持续锂离子电池(LIBs)的研究热点。亚胺类化合物具有成本低、理论容量大、工作电压高、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