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Ir)基电催化剂通常被认为是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中唯一稳定的酸性析氧反应(OER)催化剂,但其多个反应中间体的线性标度关系(LSR)限制了活性的提升。
2025年3月11日,湖南师范大学苏徽、黄河科技学院吴东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庆华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Unraveling Compressive Strain and Oxygen Vacancy Effect of Iridium Oxide for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zers》的研究论文。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掺杂的方法,在氧化铱(IrO2)基催化剂中引入了压应力和氧空位效应,以实现高效的酸性OER活性。
原位同步辐射表征表明,压应力可以增强Ir-O的共价性并缩短Ir-Ir键长,而氧空位(Ov)作为一种电子调节剂,能够使水分子在Ir和相邻氧空位(Ir-Ov)对位点上快速吸附,并直接耦合为*O-O*中间体。
更重要的是,通过OER作为探针反应,建立了压应力/氧空位与OER电流之间的火山型曲线关系。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Ni掺杂可以调节Ir 5d和O 2p带中心,增加Ir 5d和O 2p轨道的重叠,从而触发持续的金属位点-氧空位协同机制(MS-OVSM)路径,打破了OER过程中中间体结合的LSR。
当使用T-0.24Ni/IrO2集成的PEMWE装置时,其能够实现500 mA cm-2的电流密度,并稳定运行500 h。
Liu M., Zhong X., Chen X. et al. Unraveling Compressive Strain and Oxygen Vacancy Effect of Iridium Oxide for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zers. Adv. Mater. (2025).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1179.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