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顶刊
-
Nature Energy|“压力”给到锂金属软包电池
一、【科学背景】锂(Li)金属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外界压力下导致的体积变化和电池膨胀会带来安全性挑战。但在大尺寸软包电池中,外部压力与锂离子电镀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二、【…
-
利用强关联自旋无序实现超低温下的大体积磁熵变
基于磁热效应的绝热去磁制冷技术,是实现超低温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磁热材料的体积直接决定设备的磁系统和屏蔽设计,因此研发具有大体积冷却能力的磁热材料至关重要。虽然提高磁离子密度可以增…
-
复旦大学董晓丽研究员团队综述:路在何方之未来低温电池电解液
内容简介 尽管锂离子电池在电池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是在低温环境下,其性能常受到限制。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存在的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改性策略。复旦大学董晓丽研究员…
-
北京大学郑家新课题组最新PRX Energy:层状三元NMC正极材料的弹性力学研究
第一作者:刘佳华 通讯作者:郑家新 通讯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研究背景】 层状三元Li(NixMnyCoz)O2(NMC)正极材料作为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商用主流正极,其循…
-
武汉大学陈胜利教授团队综述:基于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氧析出催化剂:催化机制、电极设计和稳定性
第一作者:王往 通讯作者:陈胜利 通讯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主要亮点 这篇综述中,作者探讨了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的结构、组成和研究历史。尽管人们对其催…
-
AFM:高速离子传输MXene油墨结合盐包水电解质,实现高性能可印刷柔性超级电容器
【研究背景】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便携式电子产品、可穿戴柔性储能设备的大量需求。丝网印刷以其低成本,可扩展和高效生产而闻名,能够快速制造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超级电容器。然而,传统的…
-
木士春教授,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双金属抑制4.6V高压单晶高镍氧释放
文 章 信 息 双金属抑制4.6V高压单晶高镍氧释放的策略 第一作者:田金赛,王冠 通讯作者:木士春*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研 究 背 景 LiNixCoyMn1-x-yO2(NC…
-
有机极性大分子调控电极界面动力学提升金属锂负极循环性能
【研究背景】 金属锂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是下一代高比能储能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循环中容易形成枝晶和界面副产物,造成金属锂电池循环和安全性能不…
-
二维磁性之光采
Ising 一直自诩是从事经典凝聚态和统计物理的物理人之一,经常以对 Ising 模型滔滔不绝的认知,来展示自己的学问“日久弥新”。其实,我大概也就只知道 Ising 模型在一维晶…
-
高通量筛选极性材料:发现铁电材料新视界
铁电材料因其独特的极性和电场可切换性质,在微电子和能量转换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寻找新的铁电材料面临挑战,主要是因为准确预测材料的极化和电场可切换性质往往需要与其非极性相…
-
西南民族大学“介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压电致动器是许多高精度定位与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已被广泛用于半导体芯片加工、超精密制造、高端科研设备、空间星际光通讯、生物医学微纳操作等关键战略领域,市场价值巨大。作为压电致动器的…
-
咀嚼 SmCoIn5 之 4f 量子磁性
Ising 作为外行,在写此类痛痒不大的所谓“量子材料”科普文章时,一个无奈而将就之举,就是抓住“能标”和“对称性”这两个所谓的物理认知法则。基于它们,总是可以将计算得到和观测得到…
-
Ta₂Pd₃Te₅中激子绝缘态证据
材料中电子和空穴通过吸引库伦相互作用形成束缚电子-空穴对,被称为激子。在窄带隙半导体或半金属(带隙为负)中,当激子束缚能超过带隙,在足够低的温度下激子会发生凝聚,形成一类奇特的关联…
-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应用
史可王钊胜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凝聚态物理学是通过研究构成凝聚态物质(固体和液体)的电子、离子、原子及分子的运动形态和规律,从而认识其物理性质的学科…
-
宽禁带半导体中供体-受体对:理想的量子科学平台
寻找一个容易被制造、处理和操控的量子架构,一直是学术界、工业界和国防领域的焦点。实现这样的架构将使我们能够工程化量子技术。金刚石和碳化硅(SiC)已经被证明是工程量子通信、量子网络…
-
Joule:南科大王湘麟/上交大黄富强团队报道杂原子掺杂钌团簇-单原子结构实现超耐久的持续析氢反应
钌(Ru)基纳米团簇(NP)或单原子(SA)基催化剂已被报道具有高效的析氢活性,但在大电流密度(>500 mA cm-2)及长循环(>50, 000圈)工业条件下的催化…
-
产量大幅提升!科学家实现二维金属碲化物材料宏量制备
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是什么 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是一类新兴的二维材料,由碲原子(Te)和过渡金属原子(如钼、钨、铌等)组成,其微观结构类似于“三明治”,过渡金属原子被上下两层的碲原…
-
通过机器学习和DFT究进行新型抗氧化肽设计
什么是抗氧化肽 低浓度的自由基在各种人体生物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凋亡和蛋白质磷酸化过程。然而,在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往往与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等疾病有关。因此,…
-
准确率达100%,「人机交互」机器学习,驱动有机反应精确原子映射研究
编辑 | X 原子到原子映射(Atom-to-atom Mapping,AAM)是识别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中每个原子位置的任务,这对于理解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器学习…
-
Nat Catal:Núria López团队揭示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中氧化物衍生铜的动态变化
2024年4月1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所Núria López教授团队在Nature Catalysi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tability and lifetim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