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华南理工邓远富EnSM: 异质双层复合固体电解质设计实现稳定的4.5 V全固态锂电池
高压全固态锂电池(ASSLBs)是未来高性能储能和转换领域非常有前景的储能器件之一,但目前其发展不仅面临固态电解质(SE)(有限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室温下的低离子电导率),还有SE和两…
-
麦立强/安琴友AEM:用于高度稳定和超快储能的液相诱导固溶相机制
相变引起晶格参数的较大变化,从而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产生负面影响。相比之下,固溶相储能机制可以确保结构的收缩/膨胀较小,因此电极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性和快速反应动力学。 在此,武汉…
-
暨大/利物浦大学JACS:批量合成用于高性能Li-S电池的超薄聚酰亚胺COF纳米片
开发新型多孔材料作为主体以抑制多硫化锂(LiPS)的溶解和穿梭,有利于构建高效的锂硫电池(LSB)。尽管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主体材料显示出在LSBs中的应用潜力,但其性…
-
Gerbrand Ceder教授Matter:能量密度超1000 Wh kg-1的尖晶石正极材料!
大多数传统正极材料(如 LiCoO2和NMC)具有层状结构,需要Co和Ni来保持正极的循环稳定性,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要求摆脱Co/Ni的限制。尖晶石型正极是促进其增长的良好候…
-
哈工大张乃庆EnSM:多功能ZnMoO4保护层实现抑制枝晶和析氢的锌负极
由于其高容量和安全性,金属锌已成为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最具潜力的负极之一。然而,锌负极不均匀的锌沉积和析氢反应(HER)严重限制了水系ZIBs的开发和商业化。 在此,哈工大张…
-
物理所李泓/同济耿振Nano Energy:原位聚合固态电解质使Li/LiCoO2电池稳定循环
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问题被认为是阻碍固态锂电池性能提高的关键问题之一。原位聚合是改善界面性能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可将液态电解质在电池内原位转化为固态电解质。它可以有效地…
-
西南大学/悉尼科大/麻省理工Nat. Commun.:Fe3N/碳复合电催化剂有效调节钠硫电池多硫化物
室温钠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硫利用率低、倍率能力不足和循环性能差的阻碍。 西南大学徐茂文、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麻省理工学院Yuming Che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N掺杂多层碳网络(NM…
-
川大肖丹EnSM:重建氧骨架实现4.6V高压下稳定循环的LiCoO2正极
与市售的4.45 V LiCoO2正极相比,具有4.6 V(相对于Li/Li+)截止电压的LiCoO2可以增加约28% 的能量密度。然而,析氧和剧烈相变等严重问题阻碍了4.6 V …
-
南大金钟EnSM:初始无负极铝离子电池的深入监测和机理研究
可充电铝离子电池(AIB)由于理论体积容量高、安全性好、来源丰富而备受关注。尽管在探索新型铝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其电化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1. 初始无负…
-
暨大李宏岩/孙影娟Small Methods:电化学分析+原位表征深入了解钾离子电池的机理
钾离子电池(PIBs)的典型电化学分析方法能够获得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原位电化学测量的出现使动态观察和监测成为可能,从而深入了解容量衰减和界面动力学的复杂机制,二者结合可以促进P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