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大牛Archer教授Nature子刊: 通过离子-低聚物界面实现快充水系锌电池!
水系锌电池因其具有成本效益和安全电力存储的潜力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金属锌在水系电解液中仅表现出中等的可逆性。 在此,美国康奈尔大学Lynden A. Archer教授等人报道…
-
苏宝连/李昱NSR: 首次提出!强可逆原子轨道杂化实现高稳定锂硫电池
硫正极的穿梭效应和过度的体积变化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工业化应用,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抑制穿梭效应和体积膨胀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此,武汉理工大学苏宝连教授、李昱教授等人首次报道…
-
北美丰田研究所EES综述: 实现固态锂电池的“圣杯”锂负极
当前,无机固体电解质Li+电导率的巨大改进重新引发了研究人员对开发固态电池的兴趣。对于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固态电池,目前限制循环寿命的主要挑战是锂生长对固体电解质的渗透及由此产生的短路…
-
剑桥Norman Fleck教授Joule: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正极颗粒断裂等机械化学降解过程严重限制了先进锂离子电池(LIBs)的使用寿命,开发具有出色抗降解性能的LIB正极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帮助缓解电池性能下降,有必要了解正极力学性能与其伴…
-
MIT教授发明液态电池技术,获得国际大奖!
2022年5月17日,欧洲专利局(EPO)宣布,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化学教授Donald Sadoway因发明了一种可以将更多可再生能源带入电网的液态金属电池而被提名为202…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招聘有机太阳能电池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和联培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苏州市独墅湖畔。本团队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产业化应用。研究内容涉及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有机场效应晶体…
-
北理工熊瑞EcoMat: 机器学习驱动基于单圈电池数据预测电压-容量曲线!
随着可充电电池的广泛部署,电池衰减预测已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然而,由容量损失定义的电池寿命提供的电池衰减信息十分有限。 为此,北京理工大学熊瑞教授等人探索了基于序列到序列(s…
-
邵宗平/陈石等AFM:SEI的动态可逆演化实现安全稳定的钾离子电池
钾离子电池(PIB)由于钾的高丰度是锂离子电池(LIB)的有利替代品,可用于大规模电化学存储设备。然而,由于钾离子的半径较大(1.39 Å),传统的PIB 电极通常表现出较低的实际…
-
胡喜乐/程亚军等AFM: 青铜相TiO2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青铜相TiO2(TiO2 (B))由于其优异的安全性、良好的可逆容量和环境友好性,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锂/钠离子电池(LIBs/SIBs)负极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一些固有的关键缺点…
-
重磅!全硅负极即将大规模商用!
如今,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比容量可达355-360 mAh/g,接近理论比容量372 mAh/g,亟需更高能量密度的新材料来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 因此,理论容量4200 mAh/g的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