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阿贡EES: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共溶剂实现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院士领衔!阿贡EES: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共溶剂实现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院士领衔!阿贡EES: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共溶剂实现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在此,阿贡国家实验室Khalil Amine院士Chi-Cheung Su美国德州农工大学Jorge SeminarioPerla Balbuena等人察了三种具有不同溶剂化能力的共溶剂对离子液体电解质(1-甲基-1-丙基吡咯烷双(氟磺酰)亚胺,Py13FSI)性能的影响。其中,1,1,1-三氟-2-(2-(2,2,2-三氟乙氧基)乙氧基)乙烷(FDG)显著提升了Py13FSI基电解质的循环寿命,其性能优于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TTE)和二甘醇二甲醚(DG)。

电化学和表面分析表明,这种改进归因于形成了有利的正极界面相,促进了高效的Li⁺传输并降低了过电位。通过光谱技术(FTIR、拉曼和NMR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作者发现不同溶剂化能力的共溶剂会影响Py13FSI基电解质中的溶剂化结构。FDG适中的溶剂化能力和对锂的稳定性是其高效性的关键。相比之下,强溶剂化溶剂DG会破坏Py13FSI-DG电解质在锂金属负极上的稳定性,而非溶剂化溶剂TTE则无法增强锂传输或形成稳定的正极界面相。

院士领衔!阿贡EES: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共溶剂实现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图1. 机制探究

总之,该工作发现,FDG作为离子液体基电解质的共溶剂,能够显著延长Py13FSI电解质的循环寿命。电化学和表面分析证实,这种改进源于形成了有利的正极界面相,从而实现了高效的Li⁺传输并降低了过电位。通过FTIR、拉曼和NMR等光谱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作者揭示了不同溶剂化能力的共溶剂对Py13FSI基电解质溶剂化结构的影响。FDG适中的溶剂化能力和对锂的稳定性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比之下,强溶剂化溶剂DG会显著改变离子液体电解质的溶剂化壳层,导致Py13FSI-DG电解质在锂金属负极上不稳定;而非溶剂化溶剂TTE则无法增强Py13FSI-TTE电解质中的锂传输,也无法在正极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相。因此,FDG凭借其平衡的溶剂化性能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

与TTE和DG的对比表明,中等范围的溶剂化壳层对于促进稳定的电解质-正极界面相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可能是通过FSI分解实现的。因此,该工作将为未来开发长效离子液体基电解质提供指导。

院士领衔!阿贡EES: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共溶剂实现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图2. 电池性能

Balancing Solvation: Stabilizing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via Optimized Cosolvents in Ionic-liquid Electrolyt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5 DOI: 10.1039/d5ee01515d

院士领衔!阿贡EES: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共溶剂实现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Chi-Cheung Su 阿贡国家实验室(ANL),担任多项美国能源部资助及企业资助的储能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PI)或联合首席研究员(Co-PI)。其在有机化合物合成与表征领域拥有逾14年研究经验,并在电解质与电极研究方面积累超过7年专业经验,涵盖新型盐类、溶剂、添加剂的开发及电解质-电极界面化学的基础机理研究。

院士领衔!阿贡EES: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共溶剂实现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Khalil Amine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杰出研究员,全球能源奖获得者(2019),专注于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卫星、军事和医疗领域先进材料和电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