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碘(Zn-I₂)电池因其本征安全性和高容量,被视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设备。然而,其应用受到无序的锌枝晶生长、严重的多碘化物扩散以及缓慢的碘氧化还原动力学的限制。
在此,大连理工大学赵宗彬,北京化工大学邱介山等人通过在玻璃纤维/A(GFA)隔膜的两侧应用Cu修饰的中空MXene球(Cu-HMXS)和Co修饰的中空氮掺杂MXene球(Co-HNMXS),构建了一种具有异质界面的双侧导电Janus隔膜。
在负极侧,亲锌的Cu-HMXS使电场均匀化并降低了锌的成核能垒,从而引导在隔膜和负极之间以相向方式实现无枝晶的锌生长。在正极侧,具有高电催化活性的亲碘Co-HNMXS不仅增强了多碘化物的吸附能力,还加速了碘的催化动力学。得益于异质界面化学工程与物理结构设计的结合,所制造的Janus隔膜实现了稳定的锌沉积/剥离以及Zn-I2电池的高容量、高倍率和长寿命。
总之,该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Janus隔膜设计,通过异质界面化学工程与定制结构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改善Zn-I2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性能。在负极侧,亲锌的Cu-HMXS不仅通过使电场分布均匀化,触发负极与隔膜之间无枝晶的取向和平行锌沉积,从而抑制锌枝晶生长。
同时,正极侧亲碘的Co-HNMXS对碘中间体具有很强的化学吸附能力,并促进碘物种的电催化转化。得益于负极和正极的协同改性,Zn-I2电池实现了优异的容量(在0.05 A g⁻¹电流密度下为274 mAh g⁻¹)和长期稳定性(超过20000次循环)。因此,该工作提出的策略同步满足了负极和正极的不同需求,为构建适用于多种电化学设备的新型Janus隔膜提供了新思路。
Multifunctional Janus Separator Engineering for Modulating Zinc Oriented Aspectant Growth and Iodine Conversion Kinetics toward Advanced Zinc-Iodine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dfm.202423115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