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的大规模应用依赖于使用最少铱(Ir)的高性能膜电极组件。
2025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陈禹博、南洋理工大学徐梽川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upport-free iridium hydroxide for high-efficiency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基于金属氧化物的分子自组装策略开发的无支撑的Ir催化剂,高度孤立的单个IrO6H8八面体独特的自组装导致微米级多孔氢氧化铱颗粒的形成。
无支撑的Ir催化剂在膜电极组装中表现出高达5.31s-1的周转频率,同时在相应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中,实现了显著的性能:在4.0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电压低于1.75V(铱负载量为 0.375mgcm-2)。
这种基于金属氧化物的分子自组装策略可能为开发高性能膜电极组件的无支撑催化剂提供了一种通用方法。
图2:通过旋转圆盘电极评估HP-IrOxHy-BM的活性
图3:HP-IrOxHy-BM在膜电极组件中的稳定性/耐久性
【高端测试,找华算】🏅 同步辐射 全球机时,三代光源,随寄随测!最快一周出结果,保证数据质量!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