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话题
-
官方批复:同意博士研究生再翻倍扩招!
来源丨贵州省人民政府 今年两会,有人大代表建议动态调整研究生招生数量。比如202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可在原有基础之上,等比例跟随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进行动态增加,并重点鼓励高水平大学…
-
祝贺!首次进入全球前1‰
来源 | 浙江工业大学 3月9日,科睿唯安公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最新数据,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学科(Chem…
-
你就是个普通博士,安心去个三四流高校就可以了!杰青不是你努力了就能拿到的…
来源丨中洪博元医学实验帮、募格学术 国内双一流虽好,但很明显,数量更多的三四流高校才是众多刚毕业博士们的选择。 但是读博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卷出了点可怜巴巴的科研成果,结果只能去地方…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985大学,书记、校长添新职!
来源丨新华社、各高校官网、双一流高教 3月11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四次全体大会,159名候选人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其中有8位985大学领导…
-
重组科技部,对高校科研人员有何影响?
近日,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根据这份方案,国家科学技术部将迎来重组,这也是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次科技部重组,科技部现有的多项管理职责和多个下属机…
-
中国“最水”985,狂发顶刊!
来源丨软科综合整理 从西溪、紫金港、玉泉、华家池、之江到海宁与舟山,承包了“海港溪泉”的浙江大学,环绕着美丽的江南水乡,水韵丰足,美不胜收,素有“流水浙大”之名。 2023年伊始,…
-
精辟!这才是大学老师的真实生活!
来源丨有何高教、科教小站
-
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约3000-6000人,资助75万元)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科奖中心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
-
JACS两篇,自主创业,负债百万!发过「一区」文章的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都在做什么?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申请中出现了《Nature》杂志论文的第一作者,引发了不少吃瓜网友的关注。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自然》杂志身为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面发表的论文可以说…
-
90后美女学者担任博导、副院长!
来源丨麦可思研究、澎湃新闻网、光明网、教育部网站、各高校网站 她们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用才华”的学术圈女神,也是有着一腔热诚为中国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高端人才。 26岁成…
-
院士建议:优化报奖流程,减少评奖负担;人物奖与项目奖不在同一年度评审;增设国家青年科技奖
来源丨科奖中心综合自新华日报、时代周报等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将提交三份建议,包括药品生产智慧监管、落实《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优化国家科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教师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校方回应…….
来源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央视网、材料学网等 央视网消息: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博消息,3月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情况说明,日前,网络平台出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不…
-
热议!博士待遇提升、不搞“非升即走”、双一流倾斜地方、研究生扩招……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企业报、人民政协网、 农民日报、山东日报、华夏时报等 日前,2023年全国两会正式开幕。今年的“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
-
院士校长建议:这类学生,毕业直接入编!
来源丨中国教育新闻网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建议,高等农林教育肩负着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必须加快农林专业紧缺人才培养,为…
-
网曝!知名高校一学生残忍虐杀校猫,上千名师生联合上书要求严惩凶手,学校回应!
近日,网曝上海科技大学一学生在校园用残忍手段虐杀猫。据网友爆料,自2023年2月16日起,上海科技大学在数日之内有8只猫相继中毒、失踪或发现被虐杀,事件迅速引发了在校师生和网友热切…
-
重磅!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来源丨中国青年网、新华社等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议案提到,调整…
-
95后考研落榜结果父母双双上岸,父母劝她看开点,网友反应亮了!
来源丨观察者网、北晚在线、@毒秒财经、网友评论 近日,95后女生陈女士哭笑不得地晒出父母考研成功,自己落榜的经历。陈女士称,自己去年开始备战考研。父母为了增添她的信心,与她一起备考…
-
“非升即转” 比“非升即走”,更符合国情!
来源丨王立新科学网博客 国内高校现在普遍实行的“非升即走”制度,是从美国进口的种子,然后播撒到我国的土地上。由于美国的土壤和我国的土壤在许多核心方面有着重大的不同,“非升即走”制度…
-
委员:破除以国自然项目为必要条件的晋升评价体系;建议国家部委发文制止
来源丨人民网-湖北频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了大批针对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背后科学问题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培…
-
在高校, 我一正教授, 却混得不如个行政人员!
来源丨奇观与教育频道、高校青椒 在高校,我是正教授,却混得不如一个普通的行政人员。 首选行政人员没有实质性的考核,没有非升即走。 其次,行政人员不用求教师办事,相反,他们会想着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