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话题
- 
        
        中科院教授:科技界已几乎沦为名利场,“跑圈子”成为时尚,当代科研人员需集体反思来源丨秦四清科学网博客、科研大匠 作者丨秦四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今天一早,在某微信群观看了某网友发布的一个视频。视频里,某对院士夫妇对我国科技现状谈了些… 
- 
        
        他本科来自普通二本,读博后3年迎来2篇Nature,创造校史!来源丨Nature官网、华侨大学新闻网、华侨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募格学术 11月24日,来自我国学者的4篇研究论文同时登上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它们分别来自吉林大学、暨南大学、燕… 
- 
        
        严厉通报!他将别人论文拒稿后自己发表了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之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 
- 
        
        致敬!王泽山院士给南京理工大学一次性捐款1050万!来源丨南京理工大学、江苏新闻广播、TOP大学来了 12月2日, 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 将其所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 等共计1050万元 一次性捐赠。 此笔捐赠被命名为“南京理工… 
- 
        
        “最强”博士论文答辩阵容:6位院士,副院长任答辩秘书!来源丨Retraction 十二月份前后,是不少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时间段。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论文答辩的热度也逐渐上升。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注意到一些答辩委员会的阵容非常强大。比如,就… 
- 
        
        论文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九旬名教授维权获赔70多万元!来源丨长江日报 12月6日上午8时刚过,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又开始忙着修订《楚国的货币》一书了。满头银发的他,一边看书,一边用颤抖的手指缓慢地敲击着电脑键盘。 长… 
- 
        
        博士生Science发文:很庆幸导师逼我每周交工作进展汇报!来源丨科学网 很多研究生为每周开组会、写工作进展汇报而苦恼。 但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Pijar Religia近日在Science网站发文表示,很庆幸读博期间导师要求每周交工作进展… 
- 
        
        热议!海归女博士,自曝在211高校收入,网友留言亮了!来源丨PaperRss←关注Ta 网友留言: 1 我认识高校博士老师待遇:中部省会打卡5500,公积金1800,一年加上绩效12万。东北省会:打卡3800,年底有些绩效(课时费),… 
- 
        
        教授坦言:只要不退休,就始终会面临考核压力;如何帮助学生迈过毕业论文这道槛,已成为职业负荷之一来源丨小木虫 原标题丨北大研究揭高校教师身体现状:“中年健康危机”需关注,带研究生数量也是影响因素 高校教师,一个传说中的“理想职业”:有寒暑假,还不用定点上下班。但现实并非如此。… 
- 
        
        饶毅:研究生是否也应该分流,不拿博士,以硕士结束?来源 | 饶议科学、募格学术 医生分流 大家有共识:没有兴趣、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做研究的医生,只要是好医生,就应该得到“好医生”的肯定,不用做研究。 我们推出这一政策,受广泛的… 
- 
        
        惊!交150元,保你上“世界科学家排名榜”来源 | 科学网(编译:刘如楠) 科研人员只需缴纳24美元(约合150元人民币),在2~7个工作日内就能“榜上有名”,听起来是不是很“划算”? 这个排行榜名为AD科学指数(AD S… 
- 
        
        高校老师吐血自白:指导学生论文后,我已修仙成佛……来源丨麦可思研究 每年毕业季前夕,对很多大学老师来说,都是一场“渡劫”,因为要帮学生指导论文啊!其间要与学渣斗勇,与学霸斗智,要各种威逼利诱、苦口婆心,要在严师和慈母之间各种无缝转… 
- 
        
        博导的尴尬!来源 | 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博导是高校教授中的最高层级,可谓ace of aces。 改革开放之初,教授稀少,能成为博导者,一定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那时的博导是需要教育部… 
- 
        
        耿美玉诉饶毅名誉侵权,要求其在朋友圈等公众平台连续道歉 15 日,一审判决来了!来源丨经济参考报 2021 年 12 月 14 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日前依法公开对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耿美玉研究员诉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名誉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 
- 
        
        美女学霸用“猪鼻子”圈住两篇SCI,保研浙大!网友:我连热搜都没看懂来源丨澎湃新闻 12月14日, “上海一大三女生用猪鼻子圈住两篇SCI” 冲上微博热搜 这名女生名叫常淑月, 是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本科生。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理了解到, 常淑… 
- 
        
        清华大学:打破壁垒只为人才,年轻博士将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来源 | 中国青年报、清华大学、募格课堂 2004年,姚期智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来到清华大学开启全新学术探索和育人之路。他的回归被认为“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学科的空白”,他在… 
- 
        
        俞书宏院士——中国材料领域的魔术师来源丨新华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俞书宏院士,1967年8月生,合肥庐江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院士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化学研究,… 
- 
        
        大快人心!上海震旦职业学院通报:开除!来源|人民日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近日,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某某在课堂上质疑“南京大屠杀30万名同胞遇难”,引起公愤。 12月16日晚,校方在微… 
- 
        
        一青椒工作九年后感慨:孩子永远比SCI重要,老婆肯定比项目值钱!来源丨信忠宝科学网博客 今年是笔者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了。回想过去,经验不多,教训似乎并不少。今天写出来,给那些刚参加工作或者即将参加工作的青年朋友们,分享下心得。希望对那些即将成为科… 
- 
        
        最新数据:女研究生占全部研究生的50.9%来源丨募格学术整合自一读EDU,国家统计局,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光明网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高等教育在中国女研究生人数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