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话题
- 
        
        邵峰院士:原创怎么能用绩效评估?我们这里没有科研绩效的概念来源丨中国科学报 9月25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北生所”)学术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是北京市科学… 
- 
        
        基金委:资金结余比例不再作要求,结余资金不再收回!来源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结题项目结余资金的通知 国科金财函〔2021〕20号 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 
        
        习近平: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来源丨新华社 9月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 
- 
        
        重磅!2021年诺贝尔奖公布时间正式敲定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于2021年10月4日欧洲中部时间 11:30(北京时间17:30)公布; 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21年10月5日欧洲中部时间 11:45(北京时间17:45)公布… 
- 
        
        读博那么辛苦,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读博士?来源丨博士之巅、ISE学术前沿 有同学问:在某985学校就业质量报告里发现博士和硕士待遇差不多,甚至还差点,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读博士呢? 还是看看过来人怎么回答的。 高赞回答1… 
- 
        
        毕业趁早!某地人才引进年龄限制从35岁降为32岁?官方:综合考虑调整来源丨PaperRss←关注Ta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9月28日消息,针对网民反映“临夏人才引进将硕士研究生的年龄限制从以前的35岁改为32岁”的情况,中共临夏州委组织部9月27… 
- 
        
        评上副教授后,我打算直接躺平来源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科研菌 偶然在一个论文投稿交流社群里看到很多高校老师在讨论关于职称的问题。 有老师表示,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评上副高就预备“躺平”了。 至于为何不继续冲刺… 
- 
        
        三次被提名院士,学生人手一篇CNS,女神胡海岚再获联合国“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来源丨综合自联合国官微、胡海岚实验室,复旦大学、列文虎克网等 国家杰出青年 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 获邀在有“小诺贝尔奖”之称… 
- 
        
        导师与学生间的鸽王争霸赛,究竟谁“更胜一筹”?来源 | 知乎、生物学霸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简称“推免服务系统”),是全国统一的推免工作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推免生网上报考录取系统。根据… 
- 
        
        院士直言:盲目扩招资源又少,使得一些博士难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来源丨科奖中心整理自《瞭望》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百度百科 袁亚湘院士曾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现在我们一些地方高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加快建设博士点、扩张博士生招生… 
- 
        
        俩博士相亲,第一反应是查对方发多少SCI,学傻了是怎样一种体验?两个博士相亲,男博士私下查了女博士的信息后,男博士说他不配。难道博士还配不上博士吗? 男博士经师兄介绍认识一个师姐,回来后私下搜索师姐的论文。有4篇SCI,两篇是第一作者,两篇是导… 
- 
        
        教授建议: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该如何发展?来源 | 科学网博客(作者:王善勇,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授) 最近和几位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聊天,他们问我回国和在国外发展哪个更好?我说,这个很难讲,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 
- 
        
        救救孩子吧!博士4篇高分论文参加答辩,被大牛评委批「写得太多」……作者 | 文双春 一位知名学者讲了个他不久前参加一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的故事。答辩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了4篇高影响因子(俗称“分数”)论文,被一位已“位列仙班”的“大牛”评委猛批“… 
- 
        
        博士不仅要搞学术,还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来源丨硕博学术圈←关注Ta 前言:我是一名博士生。苦读了20多年的书,以为马上就能为学术建设添砖加瓦了。现实却是,卡在拿“Dr”称号的路上,上不去,也下不来…… 谈到博士生,首先浮… 
- 
        
        女性科研能力有多强?麻省理工博士后归来,华工“三朵玫瑰”分享来源丨PaperRss、南方都市报 MoSE & AISMST 发表在PNAS的一篇关于《不同国家和学科的科学职业中性别不平等的历史比较》的研究指出,现阶段女性在科研人员中… 
- 
        
        2021诺贝尔化学奖终于颁给化学家了!来源丨化学科讯←关注Ta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9分许,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本杰明·李斯特和大卫·w·c·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 
- 
        
        饶毅:怎么看待诺贝尔奖——批判性借鉴,既不狂妄也不迷信来源 | 饶议科学 在诺贝尔奖宣布季节,讨论诺奖工作和科学家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 科学界可以交流进展、评价研究、思考过去和未来; 对公众可以普及知识、建设文化、影响社会和后辈。 对… 
- 
        
        不到半年发4篇CNS,多名硕士生一作发Science!这所双非高校发展迅猛!来源丨南京工业大学、TOP大学来了、科研大匠、iNature等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作为“最强双非”(非985/211/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学科)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已发表4篇 Nat… 
- 
        
        “铁饭碗”不好端,聘用制将逐渐代替编制,毕业生可以先行了解来源丨PaperRss←关注Ta 导语:一提到“铁饭碗”,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工作稳定,待遇好,如果能够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也就意味着不用承受业绩的压力,可以安安稳稳地一直干到退休。 … 
- 
        
        “我论文的一作变成了导师女儿”——在哪一瞬间,你对学术圈彻底失望了?来源丨知乎、科研人KYR No.1 我论文的一作变成了导师女儿 作者:匿名用户 导师的女儿和我同龄,在北方某重点大学读研。而我只在双非小学校读研。 更可怕的是他女儿和我一个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