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顶刊
-
【DFT+实验】木士春教授ACS Energy Letters:揭示本征堆垛缺陷对富锂层状正极锂离子输运的影响
【研究背景】 晶体缺陷在晶体材料中广泛存在,对调节功能材料的特性至关重要。其中,堆垛层错作为二维平面缺陷,在六方密堆积和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晶体材料中较为常见。其中,六方密堆积结构是…
-
【计算文献解读】ACS Catalysis:KOH浓度的影响和OH–在CO2电催化还原中的作用
成果简介 碱性溶液通常是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的优选介质,因为它具有高电流密度和低过电位,并同时抑制析氢副反应。在此,明尼苏达大学Matthew Neurock等人使用…
-
计算顶刊集锦:俞汉青、刘彬、周启星、刘洪阳、郭少华等计算成果
1. Energy Environ. Sci.:OER的自循环途径 析氧反应(OER)受到传统四-电子转移途径(4e— OER)动力学缓慢的困扰。基于此,清华大学伍晖教授和暨南大学…
-
【计算文献解读】ACS Catal.:用于二氧化碳还原的单层MoS2中的基面活化
研究背景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是一种减少大气二氧化碳(CO2)的方法,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s),如二硫化钼(MoS2),已成为CO2RR的有效催化剂。然而…
-
Nature子刊:Ru1CoNP/HAP SSAA催化糠醛合成哌啶和吡啶
通过可利用的生物质可持续地生产增值N-杂环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并为经济和生态地改进精细和散装化学品的合成创造了可能性。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爱琴研究员、华东…
-
张万斌等Angew:Pd/Cu/Li三元体系助力合成氟化氨基酸!
氟化氨基酸和相关肽/蛋白质在医药和农业化合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以对映选择性的方式将C-F键引入氨基酸的策略仍然有限,并且没有这种不对称催化策略的报道。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张万…
-
综述: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非绝热近似
在过去近40年中,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DDFT)使得我们能够计算那些在量子力学中本来无法处理的电…
-
广东工业大学敖志敏课题组:单原子催化剂催化分解硫化氢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第一作者:周君慧 通讯作者:敖志敏 通讯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此论文是“二维光催化材料”专刊邀请稿,客座编辑:电子科技大学董帆教授 引用信息 周君慧,敖志敏,安…
-
中山大学刘阳辉、王梦晔与南方科技大学周菲迟合作提出一种基于宽时间动力学调制窗口多端离子栅控晶体管的储备池计算
背景介绍 为了克服冯诺依曼瓶颈,提高算力的同时并降低功耗,以人工神经网络(ANN)为架构、新型忆阻器件作为计算单元的全硬件计算平台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课题。其中储备池计算(RC)是一…
-
【DFT+实验】AEM:气凝胶固态电池新进展
引言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为下一代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仍面临锂枝晶生长和厚度的挑战。 正文部分 01 成果简介 本文开发了由低密度自支…
-
优于3D模型,成功率达90.6%,基于扩散的生成式AI从2D分子图探索过渡态
TSDiff 预测分布的概念说明。(来源:论文) 编辑 | X 过渡态(TS)探索对于阐明化学反应机制和动力学建模至关重要。最近,机器学习模型在 TS 几何形状(geometrie…
-
微软和 PNNL 合作研究,AI 发现的新材料可以减少电池中锂的使用
微软和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PNNL) ,利用人工智能(AI)和超级计算发现了一种全新物质,可以减少电池中锂的使用。 科学家表示,这种材料可能会减少高达 70% …
-
【DFT+实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泉教授课题组:铁铬液流电池高性能电极的制备
背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突出的社会问题,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迫在眉睫。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由于其间歇性和多变性在实际应用中提出了挑战。储能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提高电网…
-
【DFT+实验】最新AM:-55℃库仑效率超过99.9%的无负极钠金属电池!
背景介绍 钠金属电池在低温下的可逆和长循环运行对于寒冷气候下的应用至关重要,但Na枝晶和不稳定的固-电解质界面(SEI)一直困扰着钠金属电池的发展。目前在低温下钠电镀/剥离的库仑效…
-
【DFT+实验】浙大陆盈盈/李思远Nature Energy:镁钙有机硼酸盐合成新策略
【内容简介】 镁/钙等多价金属电池化学体系由于材料的元素丰富性、高安全性和低还原电位,在未来可以灵活的运用于电网储能设施和移动设备领域。近日,浙江大学陆盈盈教授、李思远博士开发了一…
-
Nano Res.[能源]│暨南大学王子龙:结构和缺陷双策略设计多层纳米球用于低温锌空气电池
背景介绍 柔性电子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可穿戴柔性储能设备研究的热潮。作为一种先进的储能技术,锌空气电池系统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耐低温、理论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此外,由于具有清…
-
低耗能高速度,EPFL和微软研究团队的新方法:深度物理神经网络的无反向传播训练
随着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NN)和其他人工智能(AI)应用的最新发展,人们越来越担心训练和操作它们所需的能源消耗。 物理神经网络可以成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传统算法的直接硬件实现面…
-
国科大&首师大合作综述,「白盒」张量网络:增强量子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和效率
编辑 | 紫罗 深度机器学习在 AI 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同时实现高可解释性和高效率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张量网络(Tensor Network,TN)是一种源自量子力…
-
【DFT+实验】最新AEM: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中外压、SEI结构及锂沉积形貌的内部关联!
来自公众号:深水科技咨询 本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背景介绍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 LMB)采用了一种“空的”Cu薄箔集流体,所有可用…
-
【DFT+实验】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性最新进展!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LIB)的商业化开启了储能技术的新篇章。过去几十年来,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甚至大型电网中,在储能系统中显示出广阔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