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超22,000次循环!南航张校刚/窦辉/南工孙庚志,最新EES:双相电解液中的极性耦合助力实现便携式锌碘电池的液-液转化路径
在水系锌碘电池中,多碘化物的穿梭效应和固体碘在正极表面的聚集分别被认为是导致循环稳定性差和电荷转移动力学缓慢的主要问题。 2025年6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校刚、窦辉、南京工…
-
苏大孙靖宇/南科大曾林/大连理工刘涛/湾大胡继云Angew:多功能离子共价有机框架调控Zn²⁺传输动力学实现稳定的锌金属负极
共价有机框架(COFs)因其可调控的孔隙结构和多功能基团,在调控离子传输和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方面表现出广阔前景。 与广泛使用的中性COFs相比,离子COFs(iCOFs)通过强静…
-
潘锋领衔!北大/国科大/港中大AM:有序-无序调控最小化晶格应变稳定富锂正极
锂离子电池(LIB)行业对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可持续正极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富锂锰基层状(LMR)正极材料因其依赖于阳离子和阴离子氧化还原化学的高能量密度而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
-
应化所Angew:醚氧基团修饰羧酸酯助力高压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电池(LMBs)因其理论能量密度高达500 Wh/kg,被誉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圣杯”。然而,其实际应用长期受限于两大难题:低温困境(-40°C):电解液黏度剧增、锂离子脱溶…
-
"胶囊缓释",破解钠电池安全魔咒!南开大学焦丽芳/金婷,最新Angew!
基于聚合物电解质的钠金属电池(SMBs)凭借其高理论能量密度、优异成本效益和可靠安全性,已成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候选体系。然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较差的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相容性限制了…
-
胡勇胜Nature子刊:阳离子自屏蔽策略实现高电压全普鲁士蓝基水系钾离子电池
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因其结构中不可避免的间隙水通常被认为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小,成为水系电池的理想电极候选材料。目前,研究多聚焦于通过改变过渡金属组成优化PBA性能,却忽视了间隙…
-
邓永红&许康联手锂电龙头,最新Nature子刊:通过调节Li+的溶剂化作用以及电子吸引和疏锂功能实现高能快充的锂金属电池
溶剂氟化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对锂负极和高电压正极的电化学稳定性。 然而,氟化如何影响Li+-溶剂化和界面化学仍然不清楚,这阻碍了具有宽电化学稳定窗口和快速离子传输动力学的电解…
-
陈忠伟院士领衔!浙江万里学院王新,最新AM:高自旋钴加速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转化
锂-硫电池作为最具前途的、可替代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器件之一,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储备丰富的正极活性材料、价格低廉等优点。然而,锂-硫电池正极侧活性硫物种及放电产物电导率低,硫物种…
-
清华深研院ACS Energy Letters:全固态电池Li₃InCl₆基复合正极的电子传输与界面演化可视化研究
全固态电池(ASSBs)虽具备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优势,但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电极界面仍是关键挑战。混合离子-电子导电界面会导致性能退化,限制正极寿命。 在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陈忠伟院士领衔!浙江万里学院最新AM:高自旋钴加速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转化
锂-硫电池作为最具前途的、可替代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器件之一,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储备丰富的正极活性材料、价格低廉等优点。然而,锂-硫电池正极侧活性硫物种及放电产物电导率低,硫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