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清华Nature Energy:创新!实现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连续预锂化!
预锂化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性能。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成本效益、高质量和高工业兼容性的预锂化策略。 图1 预锂化电极的制备和表征 清华大学伍晖、李晓雁等开发了一个辊对辊电沉积…
-
刘兆平/邱报/高静AFM:优化体相和表面结构获得长寿命和安全的锂离子电池
尽管富锂层状正极中的氧氧化还原可以使可用容量超过250 mAh g-1,但它也带来了长循环时容量的快速衰减和热滥用时的严重安全问题。 图1 从原子尺寸看结构特征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
-
AM:高负载Li-S电池在贫电解液条件下的性能和失效分析
增加硫的质量负载和尽量减少电解液的量仍然是发展高能量密度Li-S电池的主要挑战,这需要通过材料开发和机理分析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图1 材料表征 耶鲁大学王海梁、Hongmin Wa…
-
金钟/张伟/马连波ACS Nano:MB-VN电催化剂助力Li-S电池在宽温度内运行
在恶劣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的高性能锂-硫(Li-S)电池备受关注,但是低温下多硫化物转化反应动力学缓慢以及高温下多硫化物穿梭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基于此,南京大学金钟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
史建平团队AM:SA Co-MoS2/C复合材料实现高性能钠的储存
二维(2D)过渡金属硫化合物(TMDCs)和单原子催化剂(SACs)由于其层状结构和最大的原子利用率,成为很有前景的能量转换/存储电极。然而,这两种类型材料的集成和相关的钠存储应用…
-
IF>110!支春义教授/纪秀磊教授,最新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成果简介 阴离子是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然而,自2010年代以来,可以看到阴离子化学在一系列储能装置中的研究有了相当大的增加,现在研究者们可以通过调制阴离…
-
陈人杰/黄永鑫AEM:Co-MOF作为异质结构的优异应力缓冲结构
具有界面效应的异质结构在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动力学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异质结构的应用受到了复杂的合成参数和众多单一成分的阻碍。 图1 NSM复合材料的合成路线示意图 北京理…
-
陈人杰团队Angew.:构建人工离子/电子传导相,稳定锌金属负极!
锌金属由于其高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的负极。不幸的是,枝晶生长和严重的副反应破坏了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并最终降低了电化学性…
-
闫鹏飞/隋曼龄AFM:层状正极的循环稳定性与表面息息相关
正极表面的高化学和机械稳定性是实现高性能可充电池的先决条件。表面切面是决定表面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的表面特性之一,而其潜在的机制仍然难以理解。 图1 观察不同表面上的降解情况 北京工业…
-
刘平ACS Energy Letters:耐200℃的锂硫电池用聚合物正极!
固态锂电池特别适合在高温甚至是超高温(>100℃)下运行。然而,在这些条件下,氧化物正极材料与高导电性的硫化物基电解质是不稳定的,此外元素硫由于其绝缘性能而利用率低。 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