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继校史首篇Science和Nature Energy后,他同日再发Nature正刊、Science子刊!
2023年4月5日,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教授团队同日在Nature和Sci. Adv.上分别以“A LaCl3-based lithium superionic conductor …
-
吴明铂/胡涵AFM:3D打印碳助力MnO2实现创纪录的高比容量!
为促进锌离子电池(ZIBs)的实际应用,协调二氧化锰电极的高质量负载和重量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图1. 材料表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吴明铂、胡涵等展示了3D打印碳微晶格(3DP C…
-
ACS Energy Letters:100%纯硅片负极助力全固态电池室温下的高面容量
硅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全固态电池(ASSB)负极材料,因为它具有高能量密度,而且比锂金属更安全。传统的硅粉复合电极有明显的内部空隙和有害的界面,抑制了锂的传输和寿命。 图1. ASSB…
-
EnSM:导电支架引导SEI形成赋予30C倍率900次循环!
锂(Li)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由于在剥离/沉积过程中锂枝晶的固有不可控增长而受到阻碍。探讨均匀Li沉积和稳健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浙江…
-
他,第26篇Angew.!
电解质环境,包括阳离子、阴离子和溶剂,对于电池阴极的性能发挥至关重要。大多数工作集中在阳离子与阴极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之下,对阴离子与阴极之间的相关性缺乏深入的研究。 成果简介…
-
牛志强/刘丽丽AFM:耐-70℃的抗冻水凝胶电解质!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高安全性、生态友好性和低成本,被认为是有前途的柔性储能设备的候选者。然而,传统的柔性水系ZIBs在弯曲和零下温度状态下会出现严重的容量损失。 图1.…
-
MIT李巨教授AM:超薄硅化锂夹层稳定固态锂金属电池
采用锂金属(LiBCC)负极和固态电解质(SE)的全固态电池正在积极开发中。然而,由于电化学和机械不稳定,不稳定的SE/LiBCC界面阻碍了它们的运行。 图1. ASSB中Li3.…
-
宋英泽/周光敏/王东AM:同时促进硫和锂物种的演化实现实用的锂硫电池
锂硫(Li-S)电池被认为是实现500Wh kg-1能量密度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然而,穿梭效应、缓慢的硫转化动力学和锂枝晶生长的挑战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图1. 基于VC的隔膜…
-
电池顶刊集锦:李巨、何向明、索鎏敏、牛志强、周光敏、段辉高、潘安强、王成亮、宋英泽等成果!
1. 何向明/徐宏AM:亲水性MOF使富镍锂电池在高H2O/HF含量下稳定循环 微量的原生杂质,如水和氢氟酸(HF),会严重降低锂电池的稳定和长期循环。因此,在整个锂电池的生产过程…
-
魏飞/张晨曦AFM:单壁碳纳米管薄膜作为硅负极的高效导电网络
硅基负极因其高容量而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但循环过程中导电性低、体积变化大,不可避免地导致循环稳定性较差。 在此,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张晨曦教授等人利用单壁碳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