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新加坡国立ACS AMI: 分子模拟+机器学习快速筛选用于丙烷/丙烯分离的MOF
目前,已经合成了100000多种金属-有机框架(MOF),然而确定特定应用的最佳候选材料具有挑战性,且大量MOF的实验测试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为此,新加坡国立大学姜建文教授等人开…
-
赵学波/顾鑫/杨剑AFM: 氧空位+非晶结构协同促进碱金属离子快速稳定存储
由于其高理论容量和合适的工作电压,合金型负极材料在碱金属离子电池(AMIB)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循环时的大体积膨胀严重阻碍了其应用。 在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赵学波教授、顾…
-
东南/南大/南洋理工联发AM: 先进多功能水系可充电电池从材料、设备到系统的设计
多功能水系可充电电池 (MARB) 被认为是安全、经济且可扩展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它提供了传统电池无法实现的额外功能,理想情况下会导致前所未有的应用。尽管 MARBs 是当今科学研究…
-
同济罗巍AFM: 通过功能分子在钠金属电池电解液中植入灭火烷基
由于钠的成本效益和广泛的地理可用性,室温钠金属电池(SMB)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而严重的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同济大学罗巍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灭火烷基,即1,1,1…
-
黄少铭/张琪ACS Nano: MOF衍生的多级硫主体中构建异质结构以捕获多硫化物并促进转化动力学
锂硫电池(LSBs)仍然受到多硫化物(LiPSs)穿梭效应的严重阻碍,导致硫利用率低和寿命缩短。具有定制多孔结构和催化位点的主体的优化设计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在此,广东工业大学黄少…
-
AM: 不锈钢纤维布生长的致密硅纳米线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由于其高比容量,硅纳米线(Si NW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由于低表面积、机械不稳定和导电性差的集流体以及复杂/昂贵的制造路线,无粘结剂的Si NWs无…
-
华东理工江浩/胡彦杰Small: 优化SnO2-x /Fe2O3异质纳米晶体实现快速可逆的锂存储
在基于氧化物的电极上设计氧空位和提高Li2O可逆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LIB)中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此,华东理工大学江浩教授、胡彦杰研究员等人通过葡萄糖辅助喷雾燃烧…
-
华南理工胡仁宗EnSM: 改善低温锂离子电池正极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策略
锂离子电池 (LIB) 已被广泛用作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主要电源。然而,由于电极、电解液及其界面中的Li离子传输动力学缓慢,LIB在低于0°C时容量和续航能力通常会严重降低。 …
-
三院院士!Alexis T. Bell团队最新Nature Energy
通讯作者介绍 Alexis T. Bell教授,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工系Dow Professor of Sustainable Chemistry,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Fa…
-
Matter: 用于稳定锂金属负极的超薄两性离子聚合物界面
锂金属是用于下一代储能系统有前景的电池负极材料,但由于其倾向于形成非平面、苔藓状电沉积物(松散地称为枝晶)而受到限制。由于锂的高度还原性,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不可避免地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