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姚建年院士/王熙ACS Energy Lett.:低极化Li-CO2电池中W-O键打破碳酸盐的稳定三角
Li-CO2电池作为固定温室气体CO2以及能量转换和存储设备的有前途的技术被广泛研究。然而,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难熔放电产物的阻碍,导致极化电压大和往返效率低。 在此,天津大学姚建…
-
徐志伟/王家钧ACS Nano:过渡金属硒化物结构调控提高储钾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原子级结构工程是减少电池负极机械退化和提高离子传输动力学的有效策略,然而,潜在的掺杂科学以及容量退化与机械行为的相关性仍不清楚。 在此,天津工业大学徐志伟教授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家…
-
IF=60.622,Chem. Rev.:人工智能应用于电池研究:炒作还是现实?
目前的电池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试错法。同时,电池研发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已有近30,000篇锂离子电池(LIB)文献,一名每年读150篇文献的研究人员也要150年才能读完…
-
上交罗加严AM:电解质厚度小于5μm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500 Wh kg-1!
固态电池(SSB)能够解决有机电解液的安全问题并实现高能锂负极。为了确保SSB的高能量密度,固态电解质 (SSE) 需满足既薄又轻同时提供宽的电化学窗口的条件。然而,SSE厚度的减…
-
北科曲选辉/刘永畅AFM:过渡金属空位制造和钠位掺杂实现高性能层状氧化物正极
激发层状氧化物正极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已成为有效提高钠离子电池(SIBs)能量密度的典型方法。然而,它们的实际应用仍然受到不可逆晶格氧释放和有害结构畸变的困扰。 在此,北京科…
-
中大孟跃中/王拴紧Small:这种人工SEI层,实现锂金属负极循环1000小时!
锂(Li)金属因其出色的理论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而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最有前景的负极。然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和不可控的枝晶生长导致可逆性差,限制了锂金属负极的实际…
-
AFM:以钴(II)为中心的氟化酞菁实现优异转换动力学的坚固锂硫电池
由于元素硫具有优异的理论能量密度和低成本,锂硫(Li-S)电池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后锂离子电池。尽管有这些优点,但锂硫电池的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此,…
-
Small Methods:成本降低92%!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合成新策略
与商用锂离子电池不同,固体电解质 (SE) 的高成本和低离子电导率仍然是商用全固态电池 (ASSB) 的一大障碍。与传统的干法和高能球磨工艺不同,批量SEs的生产性溶液合成是高能量…
-
邵阳院士Joule:强势PK锂电/液流,全新电池体系潜力无限!
随着可再生能源逐步取代化石燃料发电厂,储能系统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为了实现电网的深度脱碳,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储能系统,它可以在几十小时到季节之间充/放电,对长期储能系统的经…
-
清华康飞宇/贺艳兵最新Small:原位硫醇-烯点击反应在Si纳米颗粒上构建增强梯度固体电解质界面
在高比容量硅(Si)负上构建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是减少SEI裂纹、提高Si负循环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近日,清华大学康飞宇(通讯作者)和贺艳兵(通讯作者)等人通过原位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