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伟/王家钧ACS Nano:过渡金属硒化物结构调控提高储钾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2023年10月16日 上午11:03 • 电池顶刊, 顶刊解读 原子级结构工程是减少电池负极机械退化和提高离子传输动力学的有效策略,然而,潜在的掺杂科学以及容量退化与机械行为的相关性仍不清楚。 在此,天津工业大学徐志伟教授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家钧教授等人选择了一种用于钾离子电池(PIB)的典型的六方纤锌矿负极,即由超薄纳米片构建的Mn掺杂ZnSe花球,以研究Mn掺杂剂如何提高循环性能。 通过先进的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断层扫描技术、纳米压痕和DFT计算,作者证明了Mn掺杂的ZnSe花球可以成功地适应钾化/脱钾时的结构变化,而高机械刚度的二维交错纳米片可以显著提高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 图1. 基于ZnSe和Mn掺杂的ZnSe的PIB的电化学性能 这种从电子结构调制到晶格机械应力强化的掺杂效应可以有效抑制晶内裂纹并提高循环稳定性,这表明了一种对抗基于转化的负极机械分解的策略。 更重要的是,开发的简单有效的元素取代方法也可以扩展到设计和制造其他金属物种(例如,Na+、Co2+、Cu2+、Ni2+、Fe3+)取代的过渡金属硫属元素化物负极。该研究对基于转换的负极掺杂工程的全面理解为设计高性能电极材料提供了启示。 图2. 钾离子扩散和容量下降的机制研究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 Modul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Selenides to Boost Potassium Ion Storage Stability, ACS Nano 2021. DOI: 10.1021/acsnano.1c04493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IF=60.622,Chem. Rev.:人工智能应用于电池研究:炒作还是现实? 上一篇 2023年10月16日 上午11:00 姚建年院士/王熙ACS Energy Lett.:低极化Li-CO2电池中W-O键打破碳酸盐的稳定三角 下一篇 2023年10月16日 上午11:04 相关推荐 丰田公司ACS Energy Lett.: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快充性能优于液基电池 2023年10月18日 AM:易变配位界面调节贫电解液中锌电池的离子动力学 2023年11月18日 莫一非Nature子刊: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锂在固态界面结晶的原子路径 2023年10月5日 天大张伊放/中南潘安强AFM:长寿命锌金属负极防腐锌离子调节复合中间层 2023年10月26日 清源创新实验室与福州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电池方向,企业经验优先) 2023年10月10日 电池顶刊集锦:孟颖、夏永姚、张强、黄云辉、潘洪革、刘永锋、刘瑞平、文锐、王家均、娄帅锋等成果! 202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