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JACS:锂离子电池无镍钴硫属元素基正极中阴阳离子的混合氧化还原
随着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的传统阳离子氧化还原中心达到理论容量极限,阳离子和阴离子混合氧化还原正极化学应运而生。然而,由于金属-氧配体共价性较弱,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中过量锂离子的阴离子…
-
朱才镇/林志群Nano Lett.:新型的导电支化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PEs)的离子电导率,支化聚合物(BPs)应运而生。与线性聚合物相比,支化结构有效地增加了聚合物的链段迁移率,抑制结晶,减少链缠结,从而大大增强了锂的传…
-
浙大姜银珠NML:碳酸盐电解液中的溶剂化/表面协同策略实现可逆镁金属负极
由于其二价氧化还原和无枝晶的性质,镁金属负极在未来高能量和安全的可充电镁电池技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基于路易斯酸化学的电解液能够实现可逆的镁电镀/剥离,但它们无法与大多数正极材料组…
-
伦敦大学学院EES:提高锂离子电池放电倍率性能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设计
汽车电池的快速放电能力不仅影响电动汽车的加速和爬坡性能,而且影响复杂驾驶循环下的可行驶里程。了解多尺度下的复杂物理和化学过程对于协助电极的战略设计以提高倍率性能至关重要。 图1. …
-
清华张强教授Sci. Adv.:固态锂合金负极中从锂原子到锂空位的载流子跃迁
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的稳定循环高度依赖于动力学稳定的固态锂合金化反应。固-固界面的锂(Li)金属沉积是界面波动和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其形成需要明确的机制解释,尤其是关键动力学方面存在…
-
孙学良/庄卫东/王建涛Small:高循环性能富镍层状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荷调节策略
富镍层状氧化物是商业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非常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是其固有的不稳定晶体结构和高反应性表面引起的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 在此,加拿大西安大略大…
-
8篇催化顶刊集锦:AFM、Nano Lett.、ACS Catal.、Chem. Eng. J.等成果
1. AFM: 氮空位诱导单原子镍催化剂配位重构用于高效电化学CO2还原 过渡金属氮碳基单原子催化剂(SAC)在将CO2电还原为CO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利的局部氮配位环…
-
浙大韩伟强/韩高荣EnSM:硝酸锂诱导的稳定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富Li3N-LiF界面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ASSLMB) 在高能量密度和增强安全性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无法控制的枝晶生长和有限的循环稳定性仍然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浙江大学韩伟强教授、韩高荣教…
-
徐志伟/王家钧ACS Nano:过渡金属硒化物结构调控提高储钾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原子级结构工程是减少电池负极机械退化和提高离子传输动力学的有效策略,然而,潜在的掺杂科学以及容量退化与机械行为的相关性仍不清楚。 在此,天津工业大学徐志伟教授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家…
-
北航李彬EnSM:推动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快速转化的纳米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HEAs)作为一种特殊的异质结构,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包括各组分的遗传优点和电子特性的协同调节,在催化复杂的氧化还原转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基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