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胡勇胜/赵君梅/郭孝冬ACS Energy Lett.:Al取代改善NVMP正极的性能
由于Mn的巨大丰度和适当的氧化还原电位,基于Mn的NASICON型Na4VMn(PO4)3(NVMP)正极被认为是Na3V2(PO4)3(NVP)最有希望的替代者之一。然而,目前其…
-
丰田公司ACS Energy Lett.: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快充性能优于液基电池
由于钠离子在固相中的快速扩散,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钠离子电池(AS3IBs)具有实现快速充电的潜力。不幸的是,AS3IBs经常受到接触面积差和活性材料与固态电解质之间不相…
-
成均馆大学AEM:高压运行的低镍层状正极材料有望替代高镍正极
过去几年,用于高能锂离子电池(LIBs)的高镍层状正极材料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然而,这些材料本质上具有较低的热稳定性。作为替代,低镍材料的高压工作可能是为设计先进LIBs提供各种选…
-
北科焦树强/北理宋维力AM:循环2000次的高稳定准固态铝电池!
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的非水可充铝电池(RABs)有望用于下一代储能。由于存在离子液体(IL)电解液,其高湿敏性和差稳定性会导致液基RABs中的关键问题,包括不良气体产生、不可逆活性损失…
-
清华深研院杨诚AEM:多功能阳离子添加剂实现高可逆锌金属负极
水系锌金属电池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锌金属负极上的严重副反应(即枝晶生长和副产物形成)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苏大郑洪河/同济黄云辉Nano Energy:20 C容量高达1501.4 mAh/g的硅负极!
合理设计和构建稳定的硅负极人工界面在保护硅颗粒免受其固有体积变化和最小化副反应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这两个方面都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硅基电池长期稳定性的先决条件。 苏州大学郑洪河、同济…
-
马里兰大学王春生等AM:全氟化电解液稳定4.6 V高压单晶LiCoO2正极
单晶正极材料通过减少材料表面和相界来提供比多晶正极材料更高的容量保持率,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单晶LiCoO2在充电到高电压(4.6 V)时会由于Co元素溶解和O损失、裂纹形成…
-
侴术雷/汪国秀等AM:连续碳通道使室温Na-S电池循环2000次!
多孔碳已被广泛用作有效的主体来封装Li-S和Na-S电池中的高活性分子硫。然而,对于这些亚纳米孔,在循环过程中提供完全可及的畅通钠离子通道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于高硫含量。众所周知,…
-
洪果/姚亚刚Adv. Sci.: CoNiO2/Co4N异质纳米线增强锂硫电池性能
可溶性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反应动力学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缓解这些问题的有希望的介质,但较差的导电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在此,澳门大学洪果教授及南京…
-
广工大李成超EnSM: 原始石墨烯杂化提高锌粉利用率,实现无枝晶Zn负极!
锌负极出现的不可控枝晶生长和副反应严重阻碍了锌离子电池的商业应用。尤其是锌金属利用率低,往往导致能量密度低。 在此,广东工业大学李成超教授等人通过商业锌粉和原始石墨烯 (PG)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