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传统合成,串联催化反应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和分步经济性,但是受到所需催化剂不相容性的限制。近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林文斌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双功能金属有机层(MOLs)材料,分别是HfOTf-Fe和HfOTf-Mn。
这两种MOLs是由三氟磺酸酯(OTf)封端的Hf6二级结构单元(SBUs)组成,作为强Lewis酸性中心,金属化TPY配体作为金属活性位点,利用O2和CO2作为反应物的级联催化反应。
通过加热HfCl4、H3TPY、甲酸I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水的混合物,在120 ℃下合成了HF-TPY MOL。接着,利用FeBr2和MnCl2对HF-TPY进行金属化处理,分别得到HF-Fe MOL和HF-Mn MOL。
然后,通过HF-Fe MOL和HF-Mn MOL中的甲酸盐封端基团与TMS-OTf的易位反应完全被OTf基团取代,从而分别得到了HfOTf-Fe和HfOTf-Mn。
研究发现,HfOTf-Fe通过与O2的串联氧化和甲基硅烷腈化有效地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氰醇,而HfOTf-Mn通过串联环氧化和CO2插入将苯乙烯转化为苯乙烯碳酸盐。
此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高自旋FeIV(S=2)中心参与了sp3 C-H键的氧化。该工作突出了MOLs作为一个可调平台的潜力,以整合多个催化剂进行串联转化。同时,该工作首次实现了从芳香烃出发合成氰醇化物。
Bifunctional Metal-Organic Layers for Tandem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s Using Molecular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7963.
https://doi.org/10.1021/jacs.1c07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