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结构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聚阴离子化合物为设计用于钠离子存储的潜在电极活性材料提供了一个平台。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Stanislav S. Fedotov等通过低温(例如,190 °C)离子交换合成法将NaVPO4F组合物和KTiOPO4型骨架结合,开发了一种高容量和高电压的正极活性材料。
图1 NaVPO4F的晶体结构、组成和Na+迁移途径
研究显示,与之前已知的电化学惰性的tavorite型 t-NaVPO4F相比,具有KTiOPO4型结构的k-NaVPO4F在14.3 mA g-1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36 mAh g-1有吸引力的比容量,这种高倍率性能源于低能垒和高扩散系数,以及改善的循环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材料在14.3 mA g-1时的实际比容量为136 mAh g-1,高于商业化Na3V2(PO4)2F3 (128 mAh g-1)以及其他已知的钒基正极,例如基于单电子V3+↔V4+跃迁的正极,如NASICON型Na3V2(PO4)3、Na3V2(PO4)2F3(或Na3V2(PO4)2O2F)、β-NaVP2O7等)。
图2 不同电池配置中NaVPO4F基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此外,该材料的V4+/V3+氧化还原电位可达到4.3 V vs. Na+/Na,这是钒基正极的最高值之一。与其他密切相关的磷酸盐和氟化物磷酸盐相比,这种电位的提高可能是由于KTP型结构的特殊性,正如采用相同KTP结构的含钛材料所显示的高电极电位。
此外,在比容量值接近的钒基正极中,k-NaVPO4F是唯一一个主要通过固溶钠储存机制运行的正极,而其它正极则经历单相或多次两相转变,这也反映在它们的平台状放电电压曲线。
Development of vanadium-based polyanio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high-voltage sodium-based batteri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DOI: 10.1038/s41467-022-31768-5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