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琦/张学强AFM:无损检测揭示复合锂金属负极中非活性锂的积累机制! 2023年10月8日 下午8:48 • 顶刊解读 非活性锂(Li)的快速形成和积累是导致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寿命有限的主要原因。构建带有宿主的复合锂金属负极是缓解和容纳非活性锂的一个很有前景的策略。然而,非活性锂在复合锂金属负极中的积累机制仍然未知,严重困扰着复合金属锂负极的稳定性。 北京理工大学黄佳琦、张学强等通过无损三维X射线显微镜,全面揭示了复合锂金属负极中非活性锂的两阶段积累机制及其与复合锂金属负极稳定性的相关性。 图1. 电池方案和对称电池的循环性能 研究发现,复合锂金属负极中的非活性锂的空间积累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在第一阶段,非活性锂主要积累在宿主的内部,导致极化的缓慢增加。在第二阶段,非活性锂从内部孔隙结构中溢出,并迅速积聚在宿主的外部,导致极化的显著增加和复合锂金属负极的稳定性恶化。 图2. 在不同的循环数下,CF/Li|CF/Li电池的三维形态和复合CF/Li负极的内部形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锂金属负极的稳定性,操纵非活性锂在复合金属锂负极内部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电流密度和外部压力被证实是调控这两个阶段转折点的关键因素。因此,这项工作为复合负极中非活性锂的空间积累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软包电池中复合锂金属负极的设计提供了合理的指导。 图3. 复合CF/Li负极在不同循环下锂沉积后的形态 Regulating the Two-Stag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Inactive Lithium for Practical Composite Lithium Metal Anod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fm.202206834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华科谢佳团队Nature子刊:钾电最新进展,无枝晶钾负极! 上一篇 2023年10月8日 下午8:48 宋树丰/胡宁/杨勇AM:具有超高离子电导率的耐高压(5.5 V)混合电解质! 下一篇 2023年10月8日 下午8:48 相关推荐 北大夏定国AM:硫化工艺增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 2023年10月15日 麦立强/王选朋AFM: 层状二硫化钛的K+诱导相变促进超快储钾 2023年10月8日 湖大/乌尔姆亥姆霍兹研究所NML:含氧官能团调节碳/电解液界面特性以增强K+存储 2023年10月23日 中南周亮君EnSM:双功能圆形有机小分子实现长循环无枝晶锌金属电池 2023年11月12日 AM:钠离子电池高性能负极NiCr2S4的储钠机理研究 2023年10月24日 武汉理工超级快充负极,100C循环20000圈,容量保持81%! 202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