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难题!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练成,新发Nature子刊!

巧解难题!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练成,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工业实施耦合电化学氢生产系统需要高功率密度和高产品选择性,以确保经济可行性和安全性。
然而,对于阳极中有机亲核试剂(例如甲醇、尿素和胺)的电氧化,大多数催化材料在恶劣的操作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发生重构,生成高价金属位点,导致与析氧反应(OER)的竞争。
2025年4月11日,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练成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table Ni(II) sites in Prussian blue analogue for selective, ampere-level ethylene glycol electrooxidation》的研究论文
在本文中,作者展示了普鲁士蓝类似物(NiFe-sc-PBA)中独特的Ni(II)位点,这些位点在电流密度达到安培级别时,作为稳定、高效且选择性的活性位点,用于乙二醇(EG)电氧化生成甲酸。原位/operando表征证实了Ni(II)位点在EG电氧化过程中的稳健性。
分子动力学(MD)模拟进一步说明了EG分子倾向于在NiFe-sc-PBA表面富集,阻止了碱性溶液中羟基诱导的重构。
与传统碱性水裂解相比,NiFe-sc-PBA阳极中的稳定Ni(II)位点展示出高效和选择性的EG电氧化性能,在耦合电化学氢生产流动电池中产生高价值的甲酸。
该耦合系统能够在逐步安培级电流密度(可切换的1.0或1.5 A cm-2)下连续运行超过500 h,不发生性能退化。
图文解读
巧解难题!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练成,新发Nature子刊!
图1:OER和EGOR过程中结构转变
巧解难题!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练成,新发Nature子刊!
图2:EGOR中Ni(II)活性位点的识别及其催化过程
巧解难题!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练成,新发Nature子刊!
图3:EGOR和OER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文献信息
Liu, J.K., Kang, M., Huang, K. et al. Stable Ni(II) sites in Prussian blue analogue for selective, ampere-level ethylene glycol electrooxidation. Nat. Commun.,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203-9.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