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陈杰,查雅君通讯作者:刘小浩通讯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近日,江南大学刘小浩教授团队在设计构建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稳定结构封装的“双钯位点”应用于二氧化碳热催化连续流一步高效稳定制乙醇的研究工作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这一成果近期以题为“Rationally Designed Water Enriched Nano Reactor for Stable CO2Hydrogenation with Near 100% Ethanol Selectivity over Diatomic Palladium Active Sites”发表在国际顶级催化期刊ACS Catalysis上。一碳分子(CO、CO2和CH4等)的高效催化转化合成更高碳数(碳原子数≥2)的高品质燃料和平台分子是含碳资源低碳、绿色和大规模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热催化反应过程由于便捷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管理,使其容易实现工业规模放大和应用。在上述小分子热催化转化过程中,精准可控加氢/脱氢、C-O键断裂和碳–碳偶联是永恒、极具挑战性的科学技术难题。这类核心科学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因为它直接决定催化反应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和“全流程生产过程”的能耗效率。当今,绝大多数重要的一碳分子高温热催化转化制高碳数/高价值产品分子的反应过程,如费托合成、合成气甲醇路线制烯烃/芳烃,以及甲烷偶联等,很难获得单一高价值目标产物,且不可避免生成各种低价值副产物(如低碳烷烃、温室气体CO2和CH4等),大幅增加过程分离成本。乙醇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具有广泛用途,可用作溶剂、车用燃料、医疗用品、饮料,以及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等。工业上一般采用粮食发酵法、合成法(乙烯水合)。此外,近年来以煤为原料经合成气(CO+H2)生产乙醇已经实现工业化,该工艺经合成气制甲醇、甲醇制二甲醚、二甲醚羰基化制CH3COOCH3、乙酸甲酯加氢生成乙醇和甲醇,经分离后乙醇作为产品,甲醇返回二甲醚合成单元作为原料的技术路线。二氧化碳(CO2)作为一种碳源,由于其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显著变暖和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简称CCU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如将CO2耦合“绿氢”高效转化制燃料和化学品。2022年9月,江南大学刘小浩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以棒状CeO2为载体,通过引入Ti调控催化剂中Ov-Rh路易斯酸碱对的性质和Rh-O键的键长,实现了在间歇反应釜中CO2加氢无副反应一步制乙醇,并获得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最高催化活性(TOF = 493.1 h-1)、高达99.1%乙醇选择性,以及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61, 20221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