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AM:通过应力辅助的Ni 3d–S 3p杂化调控目标In–S层以增强光催化制氢性能

太阳能驱动的制氢对于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到表面催化反应动力学不理想的限制。

层状调控会影响载流子传输或催化行为,但其对析氧反应(OER)或析氢反应(HER)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且在原子层水平上对HER进行最大化调控极具挑战性。

基于此,2025年3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翟薇、苏州大学李亮、孟林兴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题为《Pressure-Assisted Ni 3d–S 3p Hybridization within Targeted In–S Layer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

在此,作者揭示了在ZnIn₂S₄(ZIS)中,调节后的Zn–S或In–S表面层在OER和HER中各自发挥的不同作用。

此外,广泛的表征和计算结果表明,在应力环境下可以实现单独的调控,并将Ni引入到表面的In–S层,而不是容易改变的Zn–S层,从而形成了更深层次的Ni 3d–S 3p杂化电子态,优化了H*的吸附/脱附,最大化了表面催化对HER的益处。

因此,优化后的ZIS展现出高达18.19 mmol g⁻¹ h⁻¹的光催化制氢速率,约为原始ZIS的32倍。

这项研究扩展了超声技术的应用场景,并启发了其他类型的精确控制,例如缺陷和晶面工程等。

Pressure-Assisted Ni 3d–S 3p Hybridization within Targeted In–S Layer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Advanced Materials,2025.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4135

西北工业大学AM:通过应力辅助的Ni 3d–S 3p杂化调控目标In–S层以增强光催化制氢性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