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AM:创建空位强相互作用以实现均匀的高通量离子传输,助力高效固态锂电池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作为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展现出大规模可加工性和高安全性相结合的诱人前景。然而,仍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有限的离子传输能力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以及锂枝晶生长难以控制,这些问题导致离子电导率不尽如人意。

基于此,2025年3月23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朱雁飞、深圳大学杨金龙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题为《Creating Vacancy Strong Interaction to Enable Homogeneous High-Throughput Ion Transport for Efficient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

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通过将富含硫空位(SVs)的钨硫化物引入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中,开发出了一种高通量锂离子传输通道。

在CPEs中,SVs的强相互作用通过增强锂盐的解离,并有效与聚合物链形成丰富界面以减少内部空隙的形成,促进了锂离子的均匀高通量传输(在25°C时离子电导率达到1.9×10⁻³ S cm⁻¹)。

此外,SVs能够限制FSI⁻阴离子的活动,而由硫原子诱导的富电子环境则促进了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阴离子的优先分解,从而确保锂的均匀沉积。

这促进了锂金属负极上无机纳米晶体的形成,并有效抑制了枝晶生长,使得锂对称电池(Li||Li)的超长寿命超过5500小时。当与硫化聚丙烯腈正极配对时,实现了0.524安时的软包电池容量,证明了均匀、高通量锂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性。

Creating Vacancy Strong Interaction to Enable Homogeneous High-Throughput Ion Transport for Efficient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5.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9271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AM:创建空位强相互作用以实现均匀的高通量离子传输,助力高效固态锂电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