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Nature子刊:无钴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的动态掺杂与界面稳定

无钴尖晶石LiNi₀.₅Mn₁.₅O₄(LNMO)正极材料,由于其高放电电压平台,与锂负极搭配时有望实现高能量密度。

然而,正极中锰的固有溶解、高电压下的电解液分解以及锂负极上的枝晶生长,严重削弱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基于此,2025年3月21日,国防科技大学郑春满、李宇杰、刘双科、孙巍巍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ynamic doping and interphase stabilization for cobalt-free and high-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

在此,作者提出使用对二甲苯六氟磷酸铁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实现正极中铁离子(Fe³⁺)的动态掺杂。

此外,该添加剂分子优先在正负极界面分解,分别形成薄且致密的无机正极电解液界面层和富含氟、磷的无机固体电解质界面层,有效稳定了电极界面。

因此,基于这种改良电解液的Li | |LNMO电池,在4.9 V的充电截止电压下,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显著提升,LNMO软包电池在160个循环以上表现出一致的性能。

此外,对二甲苯六氟磷酸铁的效果不仅限于LNMO,还在稳定高电压下运行的正极方面展现出普遍适用性,包括LiNi₀.₈Co₀.₁Mn₀.₁O₂、LiNi₀.₆Co₀.₂Mn₀.₂O₂和LiCoO₂。

此外,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能量密度达到470 Wh kg⁻¹水平的锂金属软包电池。

Yao, Z., Fu, T., Pan, T. et al. Dynamic doping and interphase stabilization for cobalt-free and high-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Nat Commun 16, 2791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110-z

国防科技大学Nature子刊:无钴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的动态掺杂与界面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