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刘睿Angew:Pd/TiN上的活性氢物种行为,原位SERS引导的化学选择性加氢调控

揭示在催化剂表面上生成的活性氢物种的H₂解离和氢溢流行为对于实现高效且化学选择性的加氢反应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直接观察氢原子(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原子)的挑战,这些行为仍然难以捉摸。

基于此,2025年3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睿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Reactive Hydrogen Species Behaviors on Pd/TiN: In situ SERS Guided Regulation for Chemoselective Hydrogenation》的研究论文。

在此,作者通过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钛氮化物(TiN)载体上Pd位点特异性的D₂解离以及解离后的D的氢溢流行为。

除了促进形成Pd单原子(Pd₁)、完全暴露的Pd团簇(Pdn)和Pd纳米颗粒外,解离在Pd位点上的D₂(通过νPd–D在1,800 cm⁻¹处的振动模式指示),溢流到TiN上,并形成N–D键(通过νN–D在2,400 cm⁻¹处的振动模式指示)是可以通过光谱追踪的。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Pdn被识别为通过氢溢流提供活性氢的最有利位点。

此外,作者提出νPd-D和νN-D/νPd-D比值分别作为Pd₁和Pdn位点相对含量的指标,并开发了一种基于原位SERS的方法,用于研究具有优化结构以实现化学选择性加氢的Pd/TiN催化剂的合成-结构-活性关系。

Reactive Hydrogen Species Behaviors on Pd/TiN: In situ SERS Guided Regulation for Chemoselective Hydrogenation,Angew. Chem. Int. Ed.,202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03279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刘睿Angew:Pd/TiN上的活性氢物种行为,原位SERS引导的化学选择性加氢调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