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DFT+实验】Nat. Mater.:用光电流隧道显微镜成像莫尔激发态
成果介绍 莫尔超晶格提供了一个高度可调谐且通用的平台来探索新的量子相和奇异的激发态,从相关绝缘体到莫尔激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在原子尺度上探测莫尔相干基态的微观行…
-
【DFT+实验】西理工李喜飞课题组:晶粒束缚策略优化富镍层状正极材料界面力学行为
【研究背景】 与目前已经产业化应用的LiNi0.60Co0.20Mn0.20O2 (NCM622)、LiNi0.80Co0.10Mn0.10O2 (NCM811)材料相比,LiNi…
-
【DFT+实验】王春生团队重磅NE:局部高浓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一、引言 锂 (Li) 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而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设备。然而,锂负极上锂枝晶的生长和高压正极的不稳定性仍然是未解决的挑战,并限制了其商业化。由于大多数电解质…
-
【DFT+实验】木士春教授ACS Energy Letters:揭示本征堆垛缺陷对富锂层状正极锂离子输运的影响
【研究背景】 晶体缺陷在晶体材料中广泛存在,对调节功能材料的特性至关重要。其中,堆垛层错作为二维平面缺陷,在六方密堆积和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晶体材料中较为常见。其中,六方密堆积结构是…
-
电池顶刊集锦:姚宏斌、徐吉静、孙庚志、李成超、孙世刚、杨剑、支春义、陈忠伟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非晶态电解质匹配高镍正极实现稳定全固体电池 固体电解质(SE)是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AS…
-
鲍哲南/崔屹/秦健JMCA:醚基电解质溶剂氟化度对锂金属电池性能的影响
研究证明,使用氟化溶剂的电解质可以通过阴离子和氟化溶剂分子的分解形成坚固的固体电解质界面,从而有效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 在此,美国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崔屹教授以及秦健教授等…
-
华科王成亮Angew:用于快速阴离子存储的供体-受体 (DA) 共轭聚合物
近年来,有机电极材料引起了电池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它们仍存在电极电位低、反应动力学慢和循环寿命短等问题。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王成亮团队报告了一种通过使用二氢吩嗪(PZ)和噻蒽(T…
-
西安理工李喜飞AFM:LiZn/Li2O 诱导化学限制实现无枝晶锂金属负极
尽管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会缩短锂金属负极的循环寿命,但锂金属已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锂金属电池的潜在负极候选者。 在此,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团队通过基于原子层沉积的亲锂 ZnO 诱导化学限…
-
【计算文献解读】ACS Catalysis:KOH浓度的影响和OH–在CO2电催化还原中的作用
成果简介 碱性溶液通常是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的优选介质,因为它具有高电流密度和低过电位,并同时抑制析氢副反应。在此,明尼苏达大学Matthew Neurock等人使用…
-
计算顶刊集锦:俞汉青、刘彬、周启星、刘洪阳、郭少华等计算成果
1. Energy Environ. Sci.:OER的自循环途径 析氧反应(OER)受到传统四-电子转移途径(4e— OER)动力学缓慢的困扰。基于此,清华大学伍晖教授和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