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催化】德国西门子AEM:锥黑铜矿-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高效稳定铜基催化剂
通讯作者:Günter Schmid 通讯单位:德国西门子公司 成果一览 在众多过渡金属中,铜是唯一能够将CO2直接转化为各种烃和含氧化合物的催化剂。使用块状铜催化剂具有若干局限性…
-
【催化】Angew. Chem. 新型碳掺杂氧化钛电催化剂,阴离子取代增强电催化N2还原
通讯作者:Martin Oschatz 通讯单位: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 成果一览采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产生电能用于驱动N2还原制取氨气(NH3)是有前景且绿色环…
-
中科院化学所张建玲团队Nature子刊:“卤氮”双配位,助力Mn基电催化剂高效CO2RR
通讯作者:张建玲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开发基于廉价和地球储量丰富的金属高效CO2还原电催化剂,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CO2电还原需要活化二氧化碳自由基阴…
-
【锂硫】Angew:“疏多硫化物”修饰隔膜以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
研究背景 Li-S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 kg−1,远高于基于过渡金属阳离子氧化还原-脱嵌反应机制的锂离子电池(LIB)正极材料,因而是下一代动力存储设备。然而,由…
-
【表征】Zview软件拟合EIS阻抗基础入门教程
最近研究如何用Zview软件拟合阻抗,总结了操作过程,供大家参考。 将阻抗数据存放在txt或DAT文件中,数据包括三列数,如下面的例子所示。(前两行可以不要) 点击,弹出如下对话框…
-
【电池】清华魏飞团队Nano Lett :为硅负极穿上一层SiC“防护服”
硅负极虽然具有非常高的容量,但由于其在充放电时发生巨大的体积膨胀、以及不稳定的SEI等因素,实际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一般,改善硅负极的策略有三种: 1. 结构设计:硅纳米线、硅纳米…
-
【制图】3D建模教程,两种方法轻松完成石墨烯建模
来源:“大化科研绘图”←关注它 软件:C4D 石墨烯在绘图当中使用率非常高,网上找素材颜色大小角度不合心意怎么办?动动小手操作起来吧! 仅需几步,绘制石墨烯先制作六边形单体 打开C…
-
【锂硫】Angew:“疏多硫化物”修饰隔膜以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
研究背景 Li-S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 kg−1,远高于基于过渡金属阳离子氧化还原-脱嵌反应机制的锂离子电池(LIB)正极材料,因而是下一代动力存储设备。然而,由…
-
【催化】乔世璋团队Angew. 非金属单碘原子电催化剂高效析氢
通讯作者:乔世璋 通讯单位:阿德莱德大学 单原子催化剂(SACs)由于其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显着的催化活性和优异的反应选择性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且在ORR,HER,CO2RR…
-
【锂电】Joule:当锂金属负极与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亲密接触,如何构建无枝晶锂负极?
研究背景 对于高比能电池而言,锂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的结合是众望所归的发展方向。 目前,该方向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大电流密度下的锂枝晶生长。这严重限制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倍率性能…
-
【顶刊】Adv.Sci. 双功能CuCo2S4@N‐CNFs催化剂,助力柔性锌空电池
锌空气电池(ZABs)的理论能量密度为1370 Wh kg−1,非常有希望代替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然而,锌空电池空气阴极的反应动力学常常受到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的…
-
【电池】上海科技大学刘巍团队AFM:高性能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新策略
成果简介在过去30年里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然而,传统电极能量密度过低,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作者报道了具有致密结构的厚电极来代替传统电极。上海科技大学刘巍研究组借助于水性溶剂…
-
【超电】Stefan Kaskel教授Angew 集成二极管特性的新型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成果简介 传统的超级电容器是对称装置,两侧电极相同(此处不考虑不对称锂离子电容器,因为其充电机理基于电化学插层)。而开发具有更高功能性的基于电化学双电层电容(EDLC)的设备对于复…
-
【电池】郑俊超老师Nano Energy:用Li4V2Mn(PO4)4稳定锂离子三元电池正极材料
成果简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成本低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金属离子表面残留的锂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溶解会导致电化学性能的严重退化,从而阻碍其…
-
【催化】东华大学AFM:双金属凝胶自模板法转化为异质结构的金属磷化物电催化剂,促进双功能电催化
通讯作者:张超研究员、刘天西教授 通讯单位:东华大学 高活性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开发是当前电解水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众多双功能电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是具有低成本和…
-
【电池】Li-S电池新型固硫剂—空心薄壁高石墨化纳米球自组装的3D石榴状多孔碳微球
成果简介具有特殊形态、结构和尺寸的碳材料非常适合于不同的应用目的,通常可从过渡金属和基于稀土的金属有机框架(MOF)中获得。然而,利用主族金属合成MOF的研究却很少。 最近,国家纳…
-
西安交大徐友龙团队:阴阳极同时开工!电化学剥层法宏量制备优质石墨烯
研究背景 石墨烯早已跃为二维层状材料家族中的明星材料,其优异的电学、光学、力学、输运性质使其有望在光电、催化、传感、储能等领域发挥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常用于制备石墨烯的…
-
【表征】一文带你了解热分析技术——热重TG &差热DSC
(来源:“科研sci绘图”←关注它) 热分析技术的基础 物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发生变化(如升华、氧化、聚合、固化、硫化、脱水、结晶、熔融、晶格改变或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热…
-
【催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Angew.Chem. 单位点催化剂调控d轨道能级,高效CO2RR
通讯作者:唐智勇研究员 通讯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非均相单原子催化剂(SAC)和单位点催化剂(SSC)由于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有效的金属利用率。此外,与常规的负载型纳米颗粒或块状金…
-
【催化】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 半导体光催化复合体系,有你意想不到的精彩!
来源:“大化科研绘图”←关注它 构筑复合体系提高光催化活性的理论来源于半导体p-n结的电子转移。一般来讲,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内的光生载流子浓度较低,导电性较差。 因此,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