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顶刊
-
郑州大学凝胶电解质最新进展:构建聚两性离子双网络水凝胶电解质稳定锌金属负极
背景介绍 随着移动和可穿戴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安全和生态可持续电池技术的需求不断上升。锌金属电池以地球上储量丰富的金属锌为负极,使用本征安全的水系电解质,有望成为与锂离子电池互补…
-
Nature Energy|“压力”给到锂金属软包电池
一、【科学背景】锂(Li)金属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外界压力下导致的体积变化和电池膨胀会带来安全性挑战。但在大尺寸软包电池中,外部压力与锂离子电镀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二、【…
-
利用强关联自旋无序实现超低温下的大体积磁熵变
基于磁热效应的绝热去磁制冷技术,是实现超低温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磁热材料的体积直接决定设备的磁系统和屏蔽设计,因此研发具有大体积冷却能力的磁热材料至关重要。虽然提高磁离子密度可以增…
-
复旦大学董晓丽研究员团队综述:路在何方之未来低温电池电解液
内容简介 尽管锂离子电池在电池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是在低温环境下,其性能常受到限制。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存在的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改性策略。复旦大学董晓丽研究员…
-
北京大学郑家新课题组最新PRX Energy:层状三元NMC正极材料的弹性力学研究
第一作者:刘佳华 通讯作者:郑家新 通讯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研究背景】 层状三元Li(NixMnyCoz)O2(NMC)正极材料作为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商用主流正极,其循…
-
武汉大学陈胜利教授团队综述:基于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氧析出催化剂:催化机制、电极设计和稳定性
第一作者:王往 通讯作者:陈胜利 通讯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主要亮点 这篇综述中,作者探讨了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的结构、组成和研究历史。尽管人们对其催…
-
AFM:高速离子传输MXene油墨结合盐包水电解质,实现高性能可印刷柔性超级电容器
【研究背景】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便携式电子产品、可穿戴柔性储能设备的大量需求。丝网印刷以其低成本,可扩展和高效生产而闻名,能够快速制造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超级电容器。然而,传统的…
-
木士春教授,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双金属抑制4.6V高压单晶高镍氧释放
文 章 信 息 双金属抑制4.6V高压单晶高镍氧释放的策略 第一作者:田金赛,王冠 通讯作者:木士春*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研 究 背 景 LiNixCoyMn1-x-yO2(NC…
-
有机极性大分子调控电极界面动力学提升金属锂负极循环性能
【研究背景】 金属锂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是下一代高比能储能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循环中容易形成枝晶和界面副产物,造成金属锂电池循环和安全性能不…
-
二维磁性之光采
Ising 一直自诩是从事经典凝聚态和统计物理的物理人之一,经常以对 Ising 模型滔滔不绝的认知,来展示自己的学问“日久弥新”。其实,我大概也就只知道 Ising 模型在一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