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顶刊
-
施一公,发论文!
引起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的突变存在于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和早老素(presenilin,γ-分泌酶的催化成分)中,它们共同产生淀粉样蛋白β肽(Aβ)。然而,Aβ是否…
-
二维磁光自旋电子学
自2017年二维(2D)磁体问世以来,二维磁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些二维磁体的二维属性,以原子级厚度为特征,使得它们具有很强的磁各向异性、层数相关和可切换磁序,以及存在量子约束的拟…
-
Nat Catal:新加坡国立大学江东林团队报道高效共价有机框架光催化剂
电荷转移和反应物传输到催化位点是决定光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催化体系中固有的权衡和相互依赖性,想要同时且高效地实现这两者具有挑战性。为解决这一难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江东林教授…
-
四川大学朱建国/刘洪团队: 压电陶瓷高压电机理新理解实现优异压电性能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铅基 PZT 陶瓷的高压电性与其 MPB 有关。然而,关于 PZT 基陶瓷压电性的内在和外在贡献的综合效应的研究却很少,因为它们受到晶体结构、畴壁运动等的影响。…
-
【DFT+实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40°C安时级无负极软包钠电池
开发极端条件下可使用的高比能二次电池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无负极电池由于其负极仅使用集流体,无活性材料质量,其“实际负极”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原位电化学沉积形成,因此可大幅提高…
-
【DFT+实验】Nature子刊:改进浸润性实现超薄锂金属负极
引言 自 20世纪 90年代首次商业化以来,锂离子电池(LIB)因其独特的Li+脱嵌/脱嵌机制而具有高安全性,30多年来一直在储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尽管已经进行了重大优化,但…
-
铪基薄膜铁电性:多因素耦合稳定结构
铪基薄膜因其与CMOS工艺的兼容性及优异的铁电性能受到关注,但其铁电性起源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这种性质源自于空间群Pca21相(O相),然而O相在自然状态下并不稳定。 Fig. 1 …
-
J. Am. Chem. Soc.:通过压力操控观察拓扑绝缘体Ta2Pd3Te5的超导性
成果介绍 由于拓扑电子能带结构的非平凡表现,拓扑绝缘体为不同领域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奇异拓扑态和超导性之间的卓越集成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对…
-
南科大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刘畅副教授课题组,刘奇航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乔山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反铁磁材料的电子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研…
-
Angew:中山大学李光琴团队实现MOFs衍生单原子的电子结构调控用于高选择性氧还原反应
2021年10月29日,中山大学李光琴教授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ailor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