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余学斌/李鹏Small Methods:双阴离子取代复合氢化物-硫化物电解质实现快速锂离子传导
氢化物基固态电解质(SSEs)由于其还原性和柔性特性,可以保持其对锂金属的稳定性,并与锂金属负极表现出高度的相容性。然而,室温下较差的离子电导率是锂离子电池采用氢化物SSE的主要挑…
-
郑州大学AM:有机硫和原位生成低聚物的尺寸效应实现高利用率的钠-有机硫电池
有机硫由于其高容量、多样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成为可充电金属电池的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迄今为止,文献中还没有报道过在室温条件下有希望的可充电钠-有机硫电池。 在此,郑州大学付…
-
郑州大学Chem: 超高N掺杂碳诱导的原子分散Ni可实现稳定的钠储存
建立具有足够固相接触的相界面对于改善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深度非常重要。电极材料的高分散性,特别是在原子水平上是众所周知的高界面接触,但由于低负载,它们在电池中的潜在应用受到限制。 基于…
-
山大&中科大AEM: Ti3C2 MXene量子点簇中晶体缺陷引导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助力锂氧电池
提高往返效率和减轻寄生副反应在提高锂氧电池的活性和耐久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Ti3C2是典型的2D MXene层状材料之一,由于出色的金属导电性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显示出在储能和催化…
-
东北大学EnSM: 水系锌离子电池高性能正负极用碳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在安全和大规模储能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较差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严重阻碍了ZIBs的实际应用。幸运的是,具有高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可调表面化学的碳纳…
-
中山大学EnSM: 一种用于快充锂金属电池的基于聚合物刷的单离子导电人工SEI膜
锂金属负极因其非常高的理论容量和低电位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锂枝晶生长带来的严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限制锂金属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 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膜对锂金属负极的…
-
广工大ACS Nano: 贫电解质、超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的Co掺杂MoSe2/Ti3C2Tx MXene双功能催化剂
设计致密的高硫负载正极,同时获得快速的硫氧化还原动力学并抑制贫电解质中的重穿梭,从而在不牺牲Li-S电池 (LSB) 重量性能的情况下获得高体积能量密度是一项重大挑战。 在此,广东…
-
南科大Adv. Sci.: 通过三电子氧化还原化学实现C60富勒烯高效锂存储的机理研究
锂离子电池 (LIB) 已成为流行的移动电源,阻碍LIBs发展的挑战之一是当前商业正极材料的不可持续性。具有丰富元素的可再生有机正极显示出可持续充电电池的前景,尽管富勒烯已被研究作…
-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Small Methods: 机器学习推动先进锂电池的发展
锂电池 (LB) 对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高要求。机器学习 (ML) 可以有效加速材料的发现并预测其对锂电池的性能,从而显着促进高级锂电池的发展。…
-
“美女学霸”浙大陆盈盈新成果:厉害了!延长Li-SPAN软包电池7倍循环寿命!
研究背景 锂硫(Li–S)电池结合了锂(3862 mAh g–1)和硫(1672 mAh g–1)的大比容量,被公认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能源系统。然而,对于传统的“液态”锂硫电池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