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Adv. Sci.:原位形成Ag-Li金属间化合物层使全固态锂电池稳定循环
随着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电池稳定性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全固态电池(ASSBs)由于其高稳定性而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重要因素。然而,尽管引入了致密的固态电解质(SE)层,但当使用锂来提高…
-
滑铁卢大学李玉宁AFM:通过摇椅配位化学释放LiFePO4的容量潜力
使用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LFP)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LIBs)廉价、安全、耐用且环保,但其实际容量(120~160 mAh g-1)和理论容量(170 mAh …
-
湖大鲁兵安AFM:层状超导体Cu0.11TiSe2材料作为高稳定K正极
正极材料是钾离子电池(PIBs)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差、反应动力学缓慢和晶体结构不稳定阻碍了其电化学性能的提高。层状超导结构可能是解决钾离子的存储和运输问题的有…
-
清华/桂林电科院Nat. Commun.: 硫化物电解质全固态锂电池中锂-铟枝晶的生长
具有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基电池(ASSLB)被认为是电化学储能的可行选择。然而,锂金属的应用受到与长时间电池循环和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不良反应时锂枝晶生长相关问题的阻碍。锂铟 …
-
邵宗平/卜云飞Small:设计锌-空气电池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可控双界面工程
锌空气电池(ZABs)的商业应用迫切需要寻找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双功能无贵金属电催化剂。 在此,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教授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卜云飞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可控双界面工程概念,…
-
伦敦大学/法拉第研究所AEM:锂离子电池电极干燥的机理与计量综述
锂离子电池制造链极其复杂,尤其是干燥过程的可控参数很多。这些过程会影响这些电极膜的多孔结构和性能,并影响最终的电池性能。然而,由于现有计量学的限制,可用的干燥信息有限并且对动力学知…
-
中南EnSM:最高能量密度为3106.04 Wh kg-1的铝空气电池
水系电解液是各种高能、低成本、安全电池最受青睐的选择之一。然而,由水系电解液带来的不希望的寄生析氢反应(HER),尤其是在高活性金属负极上,仍然是这些电池的发展瓶颈。 在此,中南大…
-
吉大徐吉静EnSM:TEMPO接枝多功能正极实现高能效锂氧电池
具有良好接触界面的可溶性氧化还原介质 (RM) 被认为是实现高效锂氧 (Li-O2 ) 电池的有效方法。然而,氧化RMs从正极的穿梭效应会导致RMs功能的退化和电池循环稳定性降低。…
-
中科大马骋Small:高电导率和优异电化学稳定性的氟离子导电固体电解质
固态氟离子电池(FIB)绕过了锂离子电池的多个强大瓶颈,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固体电解质,其整体性能仍然较差。目前,大多数 FIB 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太低,无法进行室温循环,而少数足够导…
-
哈工大Adv. Sci.:石墨炔锚定二茂铁作为无穿梭型介质改善锂氧电池性能
可溶性氧化还原介质(RMs)是传统固体催化剂的替代品,最近被认为是改善锂氧电池(LOB)正极缓慢动力学的有效对策。然而,RM的高迁移率导致严重的氧化还原穿梭,从而在电池运行过程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