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张一卫/杨勇EnSM: 柔性Li-CO2电池的Co掺杂CeO2 /石墨烯气凝胶自支撑正极
目前Li-CO2电池研究集中在探索用于有效还原CO2和分解Li2CO3的高性能、低成本的电催化剂。 过渡金属氧化物 (TMO) 因其具有竞争力的循环稳定性和低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然…
-
李亚栋院士团队Nature子刊:阴离子交换介导内置电场,以促进光致载流子分离和利用!
成果介绍 由于异质结调制内建电场(IEF)分布窄,光载流子迁移路径长,导致载流子分离和利用效率不理想。清华大学的彭卿教授、陈晨教授、李亚栋院士等人报道了独特的氧化铋化合物纳米棒(表…
-
复旦周永宁Angew:通过Co2+/Co3+氧化还原和钠位掺杂实现稳定的钠离子电池正极
阴离子氧化还原是提高可充电池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然而,层状材料中TMO6(TM:过渡金属)亚单元固有的刚性使其难以承受由晶格滑移引起的内部应变,尤其是在高电压下。…
-
Angew:用于稳定锂金属电池的离子液体功能化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金属锂由于其低电化学势、高理论能量密度、低密度而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仍有一些重大挑战需要解决,例如锂枝晶生长和低界面稳定性,这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 瑞士…
-
Angew:采用聚丙烯酰胺稳定高压水系锂离子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界面
受益于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形成,“盐包水”电解液(WiSE)概念的引入为水系电化学开辟了新的视野。然而,这种SEI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溶解、机械损伤和不断重整,从而导致差…
-
北科顾有松/闫小琴Nano Energy:多功能Co-Nx调控多硫化物转化动力学实现高效锂硫电池
开发高性能的硫正极对于解决锂硫电池中低表面积硫负载、多硫化物的穿梭和转化缓慢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顾有松、闫小琴等人报道了一种由固定在碳泡沫中的Co纳米颗粒和Co-Nx…
-
宋英泽/张炜Nano Energy:用于加速锂硫化学的钒原子调制电催化剂
为获得切实可行的锂硫电池,人们进行了广泛的努力。然而,主要与臭名昭著的多硫化物穿梭和缓慢的硫氧化还原动力学有关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 西南科技大学宋英…
-
南航申来法/赫尔姆霍兹所Nano Energy:不匹配的导电性骨架实现无枝晶和高稳定性锂金属负极
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高能量可充电池的理想材料。不幸的是,不受控制的锂枝晶生长和循环时的无限体积膨胀会导致库仑效率较低、容量衰减过快和安全问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来法、德国赫尔姆霍兹…
-
上大王勇Nano-Micro Lett.:通过逐步锂沉积和剥离实现无枝晶且稳定的锂金属电池
锂枝晶的不可控形成和锂沉积/剥离过程中不必要的电解液消耗一直是开发安全稳定锂金属电池的主要障碍。 上海大学王勇等人报道了一种通过简易氧化-浸渍-还原方法制备的黄瓜状亲锂复合骨架(C…
-
中南侯红帅Small:碳点激发固态电池锂离子动力学
固体复合电解质锂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最具竞争力的体系之一,但它仍然受到离子扩散迟缓的制约。聚氧化乙烯(PEO)非晶相具有离子传输快的特点,而Li+的迁移率受PEO和Li+之间配位…